
年底,又到了父母生日的时节。过去近三十年每逢自己生日,父母都为我祝福。而今,女儿已近而立之年,除了竭尽可能地去表达对他们的孝,也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替代我内心的感激。
下午,老公陪伴我去员村苏宁店逛了一圈,选了一款飞利浦超长待机时长的手机,送给爸爸。在旁边的珠宝店为妈妈挑选了一款精致的千竹金金链子。明天找邮局给他们快递回去,希望他们会喜欢我买的礼物。
记得去年,给他们二老买了两套冬衣,结果反响不错。记忆中我毕业之后,只给他们买过三次礼物,他们给予我无私的爱与恩情,而我给予的回报太少,不经心生愧疚。
老公说,对父母的回报不一定需要用物质来表达,最重要地是体现出对他们的爱和关心。此话有理,可我并不完全认同,爱需要用形式去表达的,我一直坚信这点。
中国人送礼物很讲究,只是不谙人情的人少有考究。和老公新婚快一年了,虽则工作尚不安定,钱也没有挣多少,我只想先顾顾自己父母,以后稍有钱一些,再兼顾老公父母。熟知,老公看在眼里,觉得老婆不懂事。我一只是单纯地想为父母表达爱意,哪知惹得老公生气。细细想来,确实不对。我如今已是成家之人,不仅有个以前的小家,还有现在的大家庭,做事必须考虑人情与自己所处的关系中,还得时常照顾着老公的面子。
小时候念书时,小伙伴们生日时,总不忘送上小小礼物,自己生日时,小伙伴们也携礼而来,所以从那时候便知送礼这回事儿,大多是礼尚往来之事。当然,送礼也有不望回报之时,譬如送给父母,送给老师。
当然,还有一种礼物送得目的性最强,这种礼多半是为了求人,为了讨好人。这种礼能否收下,还得看被求,被讨好之人的品质,对利益关系的把捏和处事的原则和技巧。
送礼虽是小事,其中蕴含的人性,人情和社会关系却为大学问。以后送礼之前,不妨多思考,或许能收获更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