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
(2014-03-20 23:51:23)
“能描述一下你最无助的一刻吗?”
把这一行字打在博文里,我自行暴露了无法免俗的劣根,承认这是从作业本的微博里抄来的。然而这是条有故事的微博,不少人在评论里写下自己过去人生中最迷茫脆弱的一段时光和苦涩的味道。
我的无助时刻,还挺多,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就总是觉着,看不到希望啊,怎么办?
这一周值得记录的事不少,周一那天接连与两位男神分别吃午饭和晚饭。听老男人讲感情的好处是,总能听到实话,那些短小的句子可能是他们半辈子淌过婚姻爱情的长河后总结出来的经典。其中一位问我,现在有感情吗,我答,算是有,但结婚的希望不大。这也是去年太累的主要原因,他问,为什么不骑驴找马?
这可能超越了我的底线。也许这些建议是对的,也许真实的生活总是残酷丑陋,我只是固执地希望,如果总有一天要丑陋地活着,我宁愿把梦幻色彩多坚守一天,哪怕累一点。
但是我该庆幸,庆幸没有在心力交瘁的时候做出人生中重大却错误的决定。缓一缓,重新审视,说不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周三晚上,以前的一位实习生约晚饭,讲起她当天凌晨采访台湾某著名导演的经历。简言之,就是由于采访时间已晚,孤男寡女共处一个酒店房间,导演沉醉地聊了四个小时,姑娘采访结束后却小惆怅:房间里就是一男一女一张床,却整夜没发生点什么。
我建议她把这些小怨念记下来,以后会是记者生涯中珍贵的回忆,多年后想起来会笑的。
今天清晨,起床本来就晚,打开手机发现哈佛大学的某同学回复了我一封长长的电邮,耐心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但无一不是传递着稍稍悲观的判断。
自从换了新工作以来,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在上班的巴士上听英文歌或背单词。
回到家,已经天黑。洗手下厨开酒,自斟自酌时想起方方一句诗:
“当最艰难的时候沸腾地过去,当更加艰难的岁月寂寞着来临”
本是写给08年吞噬了近十万生命的川震灾民,此刻竟涌上我那被折腾到无精打采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