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85页简单的“移多补少”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11-25 13:37:48)
标签:
教育 |
分类: 理想课堂 |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85页简单的“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移多补少”的方法,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相等的情况,如:我们班人数比二(1)班人数多,苹果的个数比梨的个数多,等等。有时为了需要,就要把这些不相等的,同学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吗?
二、探索方法:
1、教学例1
①出示:小华有10张画片,小红又4张画片,小华再给小红多少张,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
②生齐读题、思考
③引导生分析:题中说小华有10张图片,小红又4张画片,可以用图示来表示:
板书:小华:○○○○○○○○○○
小红:○○○○
师:要使她俩的画片张数一样多,必须把小华的画片送给小红一部分。
提问:小华比小红多几张?这些是不是都送给小红呢?该怎么办呢?
④生讨论
交流,指名说
⑤师:小华要把多的6张平均分给她俩,所以给3张就行了。
⑥让学生试列式,订正。
⑦回顾解题思路、
师:小红的画片多,是把多的都送给小红吗?应该怎么办?
3、 试一试
出示:哥哥和弟弟各有一些巧克力,哥哥比弟弟多12块,要使两人的巧克力一样多,哥哥应给弟弟多少块?
⑴让学生读题
⑵思考后,回答
三、小结
师:怎样移多补少?
(把多出来的分一半给少的)
四、练习
1、天空中飞来了两排大雁,前排右6只,后排有10只,怎样才能使两排大雁相等?
让生独立做,订正
2、两篮鸡蛋,第一篮比第二篮多16个,从第一篮拿出几个放进第二篮,两篮鸡蛋的个数正好就同样多?
让学生独立说说如何思考的,订正。
五、作业
1、小朋友乘车去春游,第一辆车上坐了42个小朋友,第二辆车上坐了48个小朋友,使两辆车上的人数相等,应该怎么办?
2、甲借给乙2本书后,两人的书就同样多,乙比甲少多少本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有多种,教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情感、态度得到发挥。数学中也有决策,选择最佳的方法,使得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有所提升。
我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本节课较为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说的训练,让学生反复进行说理说出相差数是几,相差数应该分一半得出移动数。尽管感到学生学得扎实,教师分析透彻。
总之,我们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要挖掘实践和生活的教育价值,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和实际之间的联系,促使数学生活中来,构建生活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仅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数学概念、法则,会解多少道难题,更要注重学生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从而很好地体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