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惊蛰是什么日子?
(2014-03-06 10:06:38)
作家/潇彧
今天,3月6日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之第三个节气。在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在有些地方,老百姓开始进入春耕季节。
既然说到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这时的的气温回升较快,尤其北京这段时间两会召开,风和日丽,春天到了……在南方的一些地方可渐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也开始慢慢苏醒,爬了出来。
而实际上,大地的昆虫是听不到任何雷声的,但是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感受惊蛰后的温暖阳光,也开始寻找春天的食物了。
并不是所有每年的惊蛰都会雷鸣,只是雷鸣最引人注意,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但是今年还没有听到,因为北京的天空特别晴朗,万里无云。
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
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只是这些古时的风俗与讲究被现代的人们慢慢的忘记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