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疯狂成魔芭蕾舞者之殇

标签:
影评黑天鹅潇彧娱乐 |
分类: 潇彧咖啡-影视评论 |
在大多数人的评价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导演的《黑天鹅》是一部野心芭蕾舞者疯狂成魔的舞蹈题材或是扭曲心理惊悚的悬疑影片,这部影片从上映至今,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关注。尤其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妮娜(Nina)一角在其片中突破性表演,得到了业内人士相当正面的关注与评价。正如影评人大卫·格里顿(David
处于这部电影核心的人物妮娜,自幼便深受纽约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的母亲艾瑞卡艺术熏陶的,在出落成美貌动人的大姑娘时,已竞争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女一号,她不单单要拥有舞剧中白天鹅的高尚、纯洁与善良,还要兼具黑天鹅的邪恶、狡诈与淫荡;这种疯狂成魔的奇怪想法也最终在舞台上得以完美谢幕,这几乎是一部由主演娜塔莉个人独特魅力的精湛表演支撑起来的电影。
影片中,女主角妮娜这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芭蕾舞,从她艺术天赋表现的层次让众多同学嫉妒,她为了“白天鹅”这一角色,甚至得到片中芭蕾舞导演托马斯亵渎,她的心灵也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对攻与自我纠缠的局面。“黑天鹅”与“白天鹅”正如人生之间的黑与白、美与丑,女主演娜塔莉既要能扮演纯洁、高尚、善良的白天鹅,还要能扮演邪恶、凶线、狡诈的黑天鹅,片中女人之间钩心斗角、相互自残、甚至靠“同性恋”搏出位的镜头以及舞者扭曲心态接连不断上演着,看后让人回味无穷!
影片到达高潮也接近尾声那场天鹅湖的芭蕾舞之秀场景,对从来没有机会去欣赏这样高水准的大多数电影观众而言,更是心灵洗礼、升华、震撼和对芭蕾舞艺术欣赏的一次饕餮盛宴。看完这部美国惊秫片《黑天鹅》之后,令人坐立不安,连主演娜塔莉·波特曼也坦言:“影片里的这种心理暗示和人格分裂,很像是《罗丝玛丽的婴儿》”。女人之间为艺术争执、嫉妒甚至献身,都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思考。这是舞者对艺术色彩的较量,也是该片的核心,又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样一段舞者的艺术色彩更加有效地强调和表达这样一个核心思想呢?扭曲的不单单是芭蕾舞者人性对艺术的偏执,更是对舞者为证明采取不正当竞争的一次反省,这样的反省更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为“艺术献身”潜规则的揭露与批判。
当然不止这些,主演塔莉·波特曼在《黑天鹅》中也在尝试着一个舞者更多新的东西,剧中的主人翁为了艺术压抑自己的种种情绪,到演出的最后一晚还在加紧训练的紧张心态,再到心灵的扭曲甚至找不到任何出口的疯狂成魔的梦魇,这是一个芭蕾舞者的精神约束还是艺术之殇?主人翁除了对于当今的美国芭蕾舞艺术作了精湛的演绎之外,但留给人们的仍是客观和冷静思考。如果电影本身仅仅是反映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那么我们观众也应该在去享受它的时候,也要学会思考、阐述和影片中留给观众更深刻的思考,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电影人更应该去把握的问题。否则,我们扔进影院中的那百元大钞实在有点不值了!
毫无疑问《黑天鹅》是一部扣人心弦且让人激动的影片,芭蕾舞者几近疯狂成魔,虽然看着让人压抑,但观众仍可以理直气壮地审视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拍摄此片的视角和主演娜塔莉的演艺才华。但是潇彧在想,没有人会质疑他们无法遮挡的才华,这大概正是《黑天鹅》带给我们的精湛之处吧!
————————————————————————————
公告声明:本文由潇彧咖啡-幸福咖啡版权所有。潇彧原创及独家授权稿件,禁止一切媒体转载,违者必究!任何盈利性报刊杂志、电视传媒、网络论坛转载请事先联系潇彧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潇彧感谢您惠顾!
博客合作请联系:QQ:32530018(非诚勿扰!)
E-mail:balec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