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光标募4千万发红包是慈善还是作秀?

(2010-01-24 20:28:21)
标签:

义举

捐助

中国之声

红包

陈光标

慈善

作秀

赵薇

春晚

孔子

范冰冰

周迅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谈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0/01/24/74/8763854242782737478.jpg

陈光标和堆积如山的人民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03分报道,累计捐赠十亿元、中国内地捐赠数额最大的企业家陈光标日前高调募集善款4000多万元向西部贫困地区发放红包,此举被网友指责作秀成分大于义举。昨晚,陈光标接受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专访,回应质疑。

 

  陈光标募款4316万元被疑作秀

  两天前,被称为“中国首善”的企业家陈光标用一面人民币堆砌起来的墙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会议厅里,陈光标将10万元捆为一块“墙砖”,一面墙一共330块,共计人民币3300万元。这些钱和一些没有亮相的支票,加起来一共是4316万元,由全国513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共同捐赠。从明天开始,陈光标和其他126名企业家将陆续出发,将这些钱带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和那里的贫困家庭一起过年。

  从2008年开始,把现金直接送到被救助者手中的方式,成为了陈光标的风格和标志。每一次义举,陈光标似乎都被一些人指责是在作秀。去年春节,陈光标也组团去了四川,只不过,今年用人民币垒墙砖的行为更加引人关注。同样,网上对此毁誉参半,认为陈光标的义举只是为了作秀,面对质疑,陈光标表示,作秀是为了抛砖引玉。

  陈光标:我做了十年慈善,有七年人家说我在做秀,我希望更多的人跟我来学做秀,因为跟我学做秀了,有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了,拿真金白银来做秀,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及时得到帮助。

 

  直接接触救助者只因慈善制度不健全

  为什么每次都选择直接接触救助者的方式,陈光标表示,捐赠的钱去了哪里?是捐赠者们的普遍质疑。他认为:目前慈善制度不健全,慈善资金信息不能公开透明,是企业家们多数选择直接捐赠的普遍原因,也是目前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唐进列举了目前慈善捐赠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发出了和陈光标一样的质疑。唐进说,第一是骗捐;第二是反复募捐,定标准,互相攀比;第三是,有些慈善机构不规范的行为,管理成本太高。导致有的人愿意把钱直接交给捐助人,不愿通过组织。

  对此,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慈善处处长郑远长昨晚接受了中国之声专访,郑远长表示:慈善制度的建立,和信息如何公开透明是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最突出的矛盾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郑远长:这个问题我想是慈善行业里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整个信息公开。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透明与社会公众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包括透明的一些方式方法。所以,一方面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一方面还涉及到我们信息公开透明怎么来进行,需要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实际上在这方面现在有一定的矛盾和问题。

 

    评论:高调捐赠比一毛不拔高尚

    企业家陈光标继连续两年直接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灾区直接捐助以来,今年又联合120多位企业家筹资4000多万元,打算在春节期间直接捐助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手里,这一义举马上在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大多人拍手称快、赞不绝口,也有极少数人认为是陈光标在“作秀”,我非常同意陈光标本人的回答:“我不怕被指‘作秀’,我就是要把这个‘秀’做大,希望更多的人跟我学‘作秀’,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回报社会”。如果认为是“作秀”的话,但愿这种“作秀”越多越好!

    更多的人们会发出质疑,为什么陈光标一而再再而三地直捐并乐此不疲?我想可能与直捐的效果更为快捷,周期短、见效快、透明度高密切联系,捐助者的意愿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达和体现。与现行的捐助制度相比,许多捐助者都渴望得到公开、透明的公示,而不是“石沉大海”般的“泥牛入海无消息”。

    陈光标们的“直捐”引发社会捐助立法的思考:如何引导捐助者的捐助热情?如何体现捐助者的意志?如何使捐助活动更加公开、透明?如何通报和体现捐助效果?如何使捐助更好、更快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堵塞捐助过程中的漏洞?如何降低社会捐助的周转成本?如何管理好社会捐助资金?等等。都是捐助者们关心的事情。

    社会的发展需要爱心奉献。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除了国家财政的二次分配而外,还包括社会捐在内的第三次分配,这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奉献社会的义举。这种义举,既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也需要更多的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最看不惯的是那些对于捐助无动于衷却说三道四的人,这样的人诚如一位哲人所言,是典型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爱心需要行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