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yd.com.cn/content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00119/00188b8c3bcf0cbf46442e.jpg
“脱裤一族”旁若无人
http://www.zjol.com.cn/pic/0/03/46/68/3466823_994115.jpg
有研究表明,穿裤子或其他衣服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从纤维提取、染色、加工成布料到制作成衣,以及运输、洗涤、熨烫等一系列过程都会产生碳排放。
17日,广州地铁二号线的一节车厢里忽然冒出的这一群上着棉袄,下着……短裤的不速之客。他们若无其事地看报纸、听音乐、玩PSP游戏,或者互相取笑嬉闹。原来是14位年轻白领通过微博接头,大家一起不穿裤子坐地铁。标语则是“倡导低碳生活、迎接亚运”。一时间成为媒体和网友围观的焦点。有网友认为,亚运的脚步距离越来越近,但自己还是头一回看见,有人用行为艺术来宣传亚运,这个想法和做法着实大胆出位;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笔者认为,如果从行为角度出发,“脱裤乘地铁”是行为艺术创新元素的又一重大突破,是时代文化元素的超越。
在地铁这种高密度的交通工具里,脱裤行为很容易就影响了其他人。广州地铁表示:“地铁一旦发现脱裤子行为,会按照破坏秩序和违反社会公德的条例予以制止。”自“脱裤秀”亮相广州地铁后,昨日,广州地铁方面当即表示,由于脱裤子行为不能为大家接受,一经发现,将予以制止。
看来,即便是在全球化时代,公众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力和承受力还是非常有限的。20多个年轻人,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冒着严寒以“穿短裤”的方式来宣传环保,迎来的却不是称赞和掌声,而是许多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说,“光脱裤有什么用”,有人说,“净玩老外玩剩下的”,更夸张的是,有人的目光不是落在了“低碳生活”上,倒是落在报道中某位女士“很白的大腿”上。此情此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得承认,这种活动还是很小众的,很多人没有勇气参与其中。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活动是有社会意义的,因为它不是发生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上,而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组织者和参与者不是各国的首脑和政要,而是一群普通人,它的使命仅仅在于提醒我们一下,而从舆论表现的偏见和冷漠来看,这样的提醒尤显必要。
确实,个体的力量极为弱小,不要说20多名,就是200、2000人参加“不穿裤搭地铁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可能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个体的力量也能很大,可以通过一部分人的努力和坚持来引导和改变更多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因而行动是最重要的,只有行动起来,一切才有可能。
14男女进入地铁后纷纷脱裤,引起了民众的争议。大家认为,这起地铁脱裤行为是“挂羊头卖狗肉”纯属作秀。这起活动的发起人梁树新认为这本身就纯属娱乐。既然自己都称是娱乐,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社会公共环境造成了影响。在地铁这种高密度的交通工具里,脱裤行为很容易就影响了其他人。
从一场“秀”的角度说,“不穿裤搭地铁活动”的技术含量确实毫无值得称道之处,但如果你仅仅把它看作一场秀,那只能说明你的无知和麻木。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在今天,谈什么最时尚?谈环境,谈低碳生活最时尚,并且看上去永远也不会落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