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夺走了失血孕妇的求生时间?

(2008-10-12 13:13:54)
标签:

阎崇年

美国救市

神七

崔真实

国庆节

中超

诺贝尔奖

金融危机

房价

股市

杂谈

分类: 时事杂谈

 http://news.cctv.com/20081011/images/1223731492711_1223731492711_r.jpg

    等待血液的过程中,患者的亲属焦虑不安失声痛哭。李文鹏摄

 

http://news.cctv.com/20081011/images/1223731499526_1223731499526_r.jpg

失血孕妇苦等6小时死亡医院坚持须先验血

 

    尽管病人家属要求先输血救命并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但医院仍坚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等到血液检验完毕才能输血。经过6个多小时等待后,引产大出血的济阳患者董明霞最终于9日下午不幸去世。(10月10日《齐鲁晚报》)

    又是一个稀有血型患者的求生故事。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但董明霞的悲剧却令人无比心痛。医院有救死扶伤的天职,但要面对法律的严格制约,也颇显无奈,但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我们的追问不会就此止步。

    其一,三四个小时的血液解冻或化验时间,对于董明霞这样的危重患者,意味着起死回生的最宝贵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但这段时间里,她和她的家人只能在焦灼中等待。效率就是生命,我们要问的是,从技术的层面,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有没有更高效的技术,以缩短血液检验的时间?

    其二,董明霞又是一个RH阴性稀有血型患者。据了解,在我国,RH阴性血型只占千分之三到四。而RH阴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这意味着,董明霞们是一个极少数的群体,我们也可以从经常见诸报端的RH阴性血患者的急救故事中发现这一点。那么,对于这个群体的输血用血,我们在制度上有什么应急的预案和最佳的抢救流程设计?

    其三,董明霞们在全国可能是几万人,或者是区区几千人、几百人,但即使几个人,也拥有同样的生命尊严。如果在技术层面和制度设计上我们都没有问题,那么在对生命的尊重上呢?如果下一个董明霞出现,她的家人是不是还要眼睁睁看着她无望地死去?

    在与时间赛跑的路上,是谁夺走了董明霞的生命?有人会说是血型稀有,有人则会说是法律规定……

    这些说法都说得过去,但无法回避的一点是,到底有没有对生命的漠视?(作者:温涛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相关制度: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新医改方案出炉,能否告别看病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