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满分作文出自东北女孩

标签: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黄莎上大附中中学考试教育学校学生他们民工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谈 |
高考满分作文作者黄莎的母校上大附中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黄莎
经过多日找寻,上海高考三年来首篇满分作文作者已经找到。昨晚,记者来到该考生的高中学校——上大附中,满分作文作者就是该校高三(3)班的黄莎。
由于高考后黄莎已回黑龙江省佳木斯的老家,记者采访了黄莎的高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卢松龄以及黄莎的数位同学好友。
考生父亲向学校报喜讯
6月18日,新闻晚报在头版率先刊登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并在
高考结束后,黄莎就和来沪陪考的妈妈一起回老家了。
6月20日,远在黑龙江的黄莎及其家人通过网络看到这篇满分作文后,意外发现上海多年来难得出现的满分作文竟出自女儿之手。当天,黄莎的父亲先给班主任卢松龄打电话,告知这一喜讯:“这篇文章是女儿黄莎写的,全家人都很开心。”
和黄莎父亲通话结束后,卢老师又拨打了黄莎的手机,询问这篇文章是不是她写的,并向她表示祝贺。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卢老师将这一喜讯告诉了校领导。
据卢老师介绍,由于高考成绩还没公布,学校领导知道黄莎获得满分的喜讯后,采取严守秘密的办法,没有对外公布,只有部分学生知道这一喜讯。
学校希望保护好学生、老师,不让黄莎受到太多不必要的干扰,承受额外压力。
好友:第一眼就感觉是她写的
“我第一眼看到这篇满分作文,就感觉是她写的!”黄莎的同桌好友——高三
不仅如此,初中时,黄莎就曾在佳木斯市拿过多项作文比赛奖项,甚至是全国大奖。
作文是典型的“黄莎式”结尾
“上海市唯一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是我们班黄莎同学写的!”几天前,上大附中高三学生肖燕收到班主任卢老师的短信后,吃了一惊。
随后,肖燕上网搜索这篇满分作文,
由于黄莎的习作经常在班级同学中传阅,不少同学至今感慨,黄莎的作文水平是难以超越的,
众多贺喜使她想“躲起来”
上海罕见的满分作文作者是上大附中高三
“她现在基本不接手机了。”黄莎告诉卢老师,每天面对这么多同学的祝贺,她觉得非常开心,但内心又不觉多了一份压力,毕竟高考成绩还没有揭晓,最终结果还没有公布。现在,她不想受到太多的打扰,只想安静地休息。现在,只要听到手机响,她都觉得有点紧张,甚至想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众人眼中的黄莎】
班主任:她为人正气成绩稳定
尽管黄莎是上大附中理科物理班的学生,三年前,黄莎考进上大附中后,就显现出她的学习兴趣:平时喜欢阅读,涉猎范围非常广泛。因为喜欢文学、喜欢阅读,课间,黄莎喜欢与语文老师交流。
“和黄莎交流时,她留给人的印象是:人很正气,很有气质。”卢老师说,她语文功底非常厚实。由于黄莎是全国班学生,从高一到高三一直住校,学习成绩也比较稳定,如果考试发挥正常,她的水平可以排在全校理科班的前茅。从高一开始,黄莎就喜欢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尽管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但这并没有打击她喜欢文学、喜欢写作的兴趣和激情。
同学:她人缘好、爱讲冷笑话
认识黄莎的人,都爱与她开玩笑,戏称她“傻子”。记者采访了几位同学,他们对黄莎有个一致的评价——除了爱笑,还有一个“标志性表情”,就是爱一个人发呆,总感觉她在想些什么。“或许她还沉浸在那些文字中,思考文字背后的故事。”小李说。
好友们都说,黄莎在班级里担任学习委员,人缘非常好,所有同学都很喜欢她。因为,她有一个“法宝”,别人不开心时,她总能说出各种古灵精怪的“冷笑话”逗乐同学。“她只要一说笑话,准能把你逗乐,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了!”
小李回忆说,每次与黄莎聊天,她嘴里总能蹦出一些带有“冷幽默”的话。最经典的一次是,小李向黄莎诉苦,异常愤怒地讲了半天,可黄莎一点反应都没有,“你怎么听了半天都不吱一声啊?”“吱……”趴在桌上的黄莎终于乖乖抬起头,看了小李一眼,发出这么一声。一见好友可爱的表情,小李的怒气全消了。
【作文满分秘笈】
爱看书
“说她是书虫或书迷,一点都不为过,她还曾因为看书而没写完作业。”说到好友为何能写出满分作文,小李说,黄莎爱读书,读杂书。黄莎的藏书是“班级之最”,不仅寝室里的两层书架上放满了书,连衣橱里都塞满了书,除了学习,黄莎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读书上。
小李说,黄莎的藏书中以文学书居多,她爱看张爱玲的小说、看有关演讲与辩论方面的书,爱看电视上的访谈类节目,每期《读者》必买,最爱其中文字优美的散文。“碰上什么好书,她都要推荐给我看,曾特别推荐过一本张爱玲的《心经》。”
爱记录
看到令人感动的文字,黄莎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细心的她总要拿笔记下。作为学校广播部部长,眉清目秀的黄莎有一副磁性嗓音,而这些平时积累下的文字都成为她播音时的最好素材,反复阅读、默默感悟、陶醉其中。“我们不少同学都是黄莎的忠实粉丝,每次她播音,我们都会守候着,期待她带给我们优美精彩的文章。”小李说,黄莎的声音可不属于一般的甜美型,而是有一种特别的磁性,她饱含感情的朗读,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共鸣,正因为此,黄莎曾多次获得学校朗诵比赛大奖。
关注社会
上大附中位于宝山,城乡结合处,外来民工人员及其子女很多。平时,黄莎很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长期积累促使她写出高考满分作文。
孩子伏案的身影触动
黄莎家庭环境比较优越,2005年凭着优异成绩从佳木斯市考进上大附中读高中。在高考作文中,她何以会关注到农民工子女?室友李霞同学说,黄莎作为外地生,和农民工子女一样,都是上海的“异乡”人,可能在求学难方面有共鸣。副班长张昊记得,语文老师卢松龄曾在班上讲过华师大二附中一女生调查乞丐生活的例子。“当时这件事引起了全班同学讨论,老师引导作文视角要宽泛独特。黄莎莫不是受此启发写出‘人无我有’的好文章?”
黄莎的父亲黄延斌不这样看:这篇作文是女儿高中三年对农民工持续关注顺势而为的结果。他介绍,上大附中地处城乡结合部,附近一个菜市场外来务工者很多。黄莎高一暑假回佳木斯告诉父亲,有一天她去买水果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趴在卖水果摊位上,一笔一画地写作业。旁边嘈杂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与孩子伏案的小小身影形成的对比,让她看出些许无奈与坚韧,还有乐观和希望。这份触动,使她此后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读书问题格外关注。
黄先生还透露了一个当时没在意、现在想起的细节:去年除夕,全家看春节晚会,其他人都关注热闹的娱乐内容,而黄莎看到反映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的《心里话》节目时,却瞪大了眼睛,表情凝重,并找来纸和笔记下台词。用心记住的台词,这次也被用进了她的高考作文中。
与父亲辩论“三农”问题
“即使不写农民工子女问题,写其他社会问题,她也一样能够得心应手。”卢松龄老师和李霞、张昊同学一致认为,黄莎作文的立意,与平时学校和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密不可分。班上不少同学这次高考作文也选择了赈灾等社会热点主题。
黄延斌说,女儿高中三年的成熟度让他吃惊。寒暑假女儿回家跟他聊天,话题中关注很多前沿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城市老龄化等。听得出女儿经过深入了解、周密思考,有时还提出独到的见解与父亲辩论。“父女间的交流已经趋于平等,觉得她都不像个高中生。厚积薄发,作文才具有了深度。”
据了解,黄莎和同学们关注社会的开阔视野,与学校老师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卢老师透露,他和同事的作文教学第一强调思想深度。阅读名著,要挖掘思想;参加社会实践,要体验其中的思想;观察社会现象,也要挖掘背后的思想。卢老师课上经常使用新闻中的材料。三年训练,学生已学会从社会热点中取材作文,并进行深入分析。黄莎跟父亲说,看到高考作文题目《他们》后,她不由想起了老师要求关注社会的立意,加上平时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积累,最终确定选材带着感情一气呵成。
想当记者承担社会责任
黄延斌说,女儿的最终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因为记者有更多机会直接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热点。因为作文好,在上大附中,黄莎经常为学校活动写“新闻统发稿”,而且还曾竞争上岗担任过校广播台部长,其认真负责的作风得到师生一致肯定。“希望这能为她将来求职提供帮助。”
黄延斌说,黄莎的这份社会责任感,与学校重视德育实践密不可分。学校每年组织志愿者到社区敬老院服务后,从不会做家务的女儿特地回家学习包饺子。学校还组织学生去农村调查实践,去宝钢、南京路好八连等参观学习,打开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融入社会、思考问题、承担责任。因而,黄莎没有只闷头读书。
高考作文满分,给了黄莎意外的惊喜,不过这位不肯接受采访的女孩并未就此止步。对将来的大学生活,父亲黄延斌透露她有“绝句”自勉———“大学,就是学着长大”。
不喜欢当作家,想做警察
“她很恋家,或许想离家近点吧。”据黄莎的同学透露,高考填报志愿时,黄莎报考的是哈工大和北京几所高校。尽管黄莎的文科学习也比较好,高中分班时,她选择了理科物理班。
课间和好友聊天时,黄莎曾经透露过:她不喜欢当作家,喜欢做一名警察。
【网友评论选摘】
先吸引我的是
——新浪网友
做学生难!做高三学生更难!作为一个生于长于大都市的学生来说,能有这样的情怀,你不感动吗?
一个整天忙于高考备考的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如此观察了解,并在有限而又有些压力的情况下,把它表达出来,难道你还不佩服吗?试想,我们要是在十七八岁参加高考,也写这样的作文,能想出这样的立意,能有这样的行文吗?向你敬礼!
——真美世界
高中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让作为大学生的我感到震撼!我们都不曾如此细腻地观察生活。不论是应试的老套还是八股文的繁杂,都值得我们称赞。
对这篇作文持批判态度的人们,请问你或者你的孩子为什么高考作文不得满分呢?
——瑶吖瑶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作为一名90后的高中生,将目光投及农民工子女,在表达悲悯的同时不缺尊重,在揭露问题的同时又看到希望,立意敏锐直接却又能将主题表达得妥帖中肯而不流于偏激,尤其可喜。在时间十分有限的高考考场上,能紧扣主题,写出这样语句流畅、结构合理、立意鲜明的文章,很难得。
我更为这篇文章所流露出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爱心、善良和正直而感动!尤其这些感情来自于一个90后的高中生,这让我不得不为现今的青少年叫好。
——盈盈脉脉
文章真实地说明作者对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有很深刻体会,在短时间写出这样文章实属不易,用语简练,且有深度,将当下“三农”问题很好地展现出来,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如何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如何从体制上保障农民权益,这都是新时期政府执政的关键!顶!
2008高考上海市作文题目:
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满分作文: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