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时事评论高校大学大学生自杀跳楼心理问题教育预防辅导 |
分类: 娱乐评论 |
各高校的心理学辅导与讲座多是以论坛的形式举行,每次也就100多名学生能参加并受益,这与庞大的需求是不成比例的。与此同时,由于经过专业培养的心理学教师严重不足,有着万余名学生的高校往往只有一名心理学教师,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甚至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而过去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学生无法对其建立起完全的信任,导致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各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仍亟待加强。应培养大学生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教育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耐挫力;让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适当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锻炼自我生存、适应能力等。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千差万别。就外在原因来说,这些学生可能遭遇了他们自己认为是人生中重大挫折的事,比如就业难、学习失败、感情失意、经济压力、生理疾患、家庭变故等。有些事情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一旦遇到挫折,便产生很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这些往往是大学生自杀的“导火索”。而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心理太脆弱,情商水平低。作为独生子女,一直都由家长替他们排除困难,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锻炼,因而抗挫折能力差。与此同时,这些同学都没有树立起牢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没有考虑自己的轻率行为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给父母带来的巨大感情伤害,只看到自己“鼻子尖下”的一点儿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就这一点而言,他们都是自私的,而这些才是导致他们自杀的深层原因。一名自杀学生在遗书中这样写道:“现在我感觉自己像个包袱,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决定自杀。”而好几个自杀的学生,都在遗书里明确写着“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别过大是“青少年”自杀者趋多的重要原因。
每年看到这么多大学生纵身从楼上一跳而下,让人遗憾和痛心。希望全社会都关注这个问题,预防自杀,从自己做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