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元钱”引发的血案

(2007-11-19 09:09:20)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时事评论

重庆

家乐福

踩踏

事故

分类: 娱乐评论
 

http://img1.qq.com/news/pics/7002/7002766.jpg

 

沙坪坝家乐福暂时闭场,但仍有不少市民等待在入口处。  

  

 

http://img1.qq.com/news/pics/7002/7002767.jpg

 

家乐福店外促销广告

 

http://img1.qq.com/news/pics/7002/7002768.jpg

 

伤者何鱼回忆当时情况。

 

http://img1.qq.com/news/pics/7002/7002562.jpg

 

家乐福入口已被封锁

 

http://img1.qq.com/news/pics/7002/7002810.jpg

 

沙区医院门前挤满了围观群众

 

http://img1.qq.com/news/pics/7002/7002811.jpg

 

警方护送两辆殡仪车进入医院 

 

    据报道,10日上午8点20分,重庆家乐福沙坪坝店在自行组织的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推出了一个限时抢购桶装油的活动,其东门入口处因群众滑倒而引发踩踏事故,截至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入院,其中7人重伤。目前,重庆方面正在妥善处理。对于这起惨剧,可以比喻成“10元钱引发的血案”。  

   

   暴露应急能力匮乏   

  

   当时虽然有商场保安声嘶力竭喊着维持秩序,但没起作用,插队的人使劲往里拥挤。虽然前面有人摔倒了,但后面的人却依然向前冲,以至于后来更多的人被踩踏。尤其是后来知道出了人命,里面的人依旧在抢购油。看到这样的描述,除了一声叹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说,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那些男人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井然有序和绅士风度,还是艺术加工,那么,“9·11”事件则让人们看到了真实而感人的画面:人们大多紧张而有序地沿着楼梯向下奔跑,人群中甚至还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和残障人士先行,大部分人由此而成功撤出。相比之下,我们在各种突发性事件面前的表现,确实令人汗颜。   

  

   在各种灾难尤其是突发性灾难面前,人们确实容易惊慌,但这可以通过应急训练加以纠正和弥补。实践证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进行一定的防火、防水以及其他相关训练,人们往往能够从中获得较为实用的应对经验,从而提高应对能力。也正因如此,国外大多数中小学开设了专门的安全训练课程。生活实际也已证明,他们的孩子对各种灾难的观念意识、应对能力,比我们的孩子明显高许多。   

  

   如果我们能进行公民应急课程的教学和日常训练,积累一定的应急经验和应急能力,那么,在各种突发性的事件面前,或许就能更多地做到井然有序,各种不必要的损失也有望减少乃至避免了。   

   

  

   踩踏悲剧折射民生困境   

  

   诸多的踩踏伤亡事故有一个共同点:市民大量聚集抢购让利商品。重庆家乐福超市发生的踩踏事件,起因是一桶食用油便宜了10多元。就因为为了节省10多元,重庆一些市民有的早晨4点多钟就来排队,有一家子,全家5口人“集体出动”,一起排队购买让利食用油。   

  

   也许有人会指责抢购者消费的不理性,叫喊说区区10多元的让利,值得吗?毕竟,商家的让利,数额不是很大,10元8元的,对于不少人而言,实在难以动心,更别说是参加抢购了。   

  

   显而易见,在每座城市、每次抢购大军中,大多都是低收入等城市弱势群体,恐怕难以寻觅到一些工作稳定、收入较高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银行、电力等垄断行业职工的身影。说白了,假如生活富裕,手中有钱;假如衣食无忧,不为房子、治病和供养孩子上学而担忧,谁能为节省10多元的食用油钱而起早,而在拥挤中抢购物品呢?所以,一言以蔽之,抢购风的盛行,折射的是民生困境——很多低收入家庭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和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有关吗   

  

   物价飞涨导致心理恐慌不过是一种巧合而已,实际上,因低价促销引起的踩踏事故,这些年已不在少数了。实际上,低价促销导致市民抢购,主要和降价的幅度有关,换言之,是和能够抢购到的这种“利益”有关,而不是和价格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中国人不喜欢排队的陋习,同样也不是导致这次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西方号称最有秩序的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在2005年也发生过“为购50美元二手苹果电脑美国5500人互踩踏”的恶性事件。甚至于在足球赛退场之后,也曾经发生过踩踏事故。从某种角度看,某种活动如果能迅速聚集人气,那么这种活动就有导致踩踏事故的危险。   

  

   说到最后,还是要谈到管理,应该说,家乐福确实存在有管理不善的责任,但我们不可能因此拒绝活动,更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走上商家搞促销也要管制的道路。我们要做的是最大范围内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从中国现有的超市的格局来看,入口小、场地小,入口数量少,这都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一些促销活动的场所在几乎封闭的空间里,更是加大了踩踏的危险。。而另一方面,商家在进行低价促销的时候,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预案,也是值得改进的,很多超市的所谓的低价促销完全处于一种非专业的状态,说其是商业促销的乌合之众,也不过分。  

   

  

   人性弱点被无良营销开发   

  

   从深层次看,此次引发踩踏惨剧的超市促销活动,便折射出一种低劣的营销文化理念。当然粗看之下,将商品降价销售向顾客让利,这似乎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善举”。但实际这种“优惠”只不过是一种假相,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顾客今天买到了便宜的油,表面上占了便宜,但该“便宜”实际上还会在别的时候“还回去”,所谓“优惠”的效果长远看来一定“归零”。   

  

   换言之,类似的活动只是在开发人们的逐利心态,即便嘴里喊的是“让利于民”、“顾客是上帝”,实际上却不是真正为消费者着想,而只不过是追求广告效应,为自己聚拢人气。但是,为了追求广告效应,便肆意利用人性的普遍弱点,置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于不顾,这能说是具有良好商业道德的表现么?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商家弄些营销“花招儿”宣传自己。但显然,任何商业行为都应该遵从人文理念、受限于道德框架。从这一角度出发,营销者或可研究消费者心理,但在利用人性的本来弱点方面,应该慎之又慎。然而,反观时下某些商家热衷的营销手段,却恰恰不惜突破人文和道德的底线,故意诱发、放大人性的弱点。比如,某些商家特别热衷于搞什么“限时、限量、限类”的抢购游戏——在贫富悬殊、不少人下岗待业处于“有闲无钱”状态的背景下,就聚拢人气而言这一招也的确非常奏效。然而,这种游戏的直接后果,往往便是许多消费者遭受拥挤。   

  

   因此,本次发生于重庆家乐福的踩踏惨剧,虽然很极端,却又实属偶然中的必然——在商业营销普遍不择手段的背景下,这样的惨剧是必然会发生的:不在重庆,也会在别的地方;不在家乐福,也会在别的什么超市。可以说,营销文化低劣、营销只讲技术不讲道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软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