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单身报告:未来单身率将稳定在30%左右?

(2007-11-04 10:46:5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随笔/感悟

光棍节

单身

报告

婚姻

离婚

上海

分类: 娱乐评论

 

    人人都在这个单身时代的戏剧性之中,人人都可在心灵上保持单身。爱情如房价般高企,婚姻风险甚于股票,在这出时代的单身剧中,所有的单身者都必须选对角色,然后前去冒险。

 

    2007年,更多的人正遭遇婚姻的不良路况,幸福出现交叉路口:继2006年各地的“第四次单身潮”和“第四次婚姻革命”后,2007年的黄金周离婚潮、80后“闪婚+闪离”的游戏态度,无疑增加了中国的单身人口。

    离“光棍节”还有7天,但“人人都是心灵上的单身”的自由时代已经到来。从逻辑上说,每个中国人都只有单身或非单身两者选择;但从心灵来说,爱情的独孤求败者、伪单身者、亚婚姻者甚至幸福家庭拥有者,皆可保有“单身的心态”。在失去道德谴责的时代剧中,单身可以理解为男人与女人战争的开始,也可以理解为不过是一次探索人生的角色扮演。

 

   自由行者

   2007年,单身人士选择的是“单独”,而不是“孤独”。更多城市在兴建新地铁线路,更多人搬到城市郊区。这些年轻的、城市的单身贵族和单身庶民,继续着为了得到梦想而失去梦想,为了得到爱情而失去爱情的生活走势。

   一个人炒基金养老、买小户型公寓省钱、在堵塞的马路中开时速2公里的小排量汽车……年轻人崇尚生活“简约主义”,把7-11当餐厅、家务被尽量精简、雇佣钟点工,对他们来说,台湾7—11便利店的电视广告歌《单人房,双人床》非常适合其生活理念。在《新周刊》较早前执行的一次《单身生活质量调查》中,专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单身正是社会发展而为人们提供的一种“单人的自我享乐模式”。

   老舍在《离婚》里面写过:“革命青年一旦结婚,便会老实起来。”2007年,这个观点已经不合时宜——单身优质生活的愿景正成为中国时尚杂志的封面,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逃离婚姻。2006年,从上海、广州、南充、长沙等地开始,“80后”的年轻夫妻暴露出婚姻脆弱的问题,“闪离”现象有蔓延趋势。日本流传一种“因激情而结婚,因经济而离婚”的说法,在中国,这些年轻人则成了“因激情而结婚,因脆弱而离婚”的代表。

   根据郑州市金水区婚姻登记处的陈香兰结合生活经验对年轻人的一个判断,“结婚不到一年便离婚者,已占到离婚族的1/4还要多”。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已经开始总结“80后”离婚现象,结合法官的分析,在父母家蹭饭的独生子女们都是高危人群,罪状是“以自我为中心、社会经验不足、生活料理能力差、缺乏忍耐和包容、啃老、对感情的幻想多于现实”,因此,“在婚姻生活中难以担当好一个丈夫或妻子的角色”。

   “50年代离婚,多为包办婚姻;60年代离婚,多为阶级成分;70年代离婚,多为路线原因。”这段顺口溜显然应该接上一句:“80年代离婚,因为搞不清结婚原因。”在60、70年代生人看来,不少“80后”的婚姻茫然不知所措,没有安全感,但由于大多没有什么财产可以分割,也没有子女抚养的问题,属于注重自我享受、婚姻的“自由行”一族——他们的单身现象是这个时代的投影。按曾被控“有伤社会风化”的苏格拉底的说法,结婚或独身,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反正肯定都会后悔。

 

   追问者

   2007年,河南一位44岁的妻子因为嫌丈夫(已有20年使用期)买的豆芽长得有点儿粗,便拉着丈夫去离婚(但不到10分钟又复婚)。在原因一栏,他们填上了“性格不合”这个抽象名词——逃离婚姻的中年人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式离婚》的目标观众,他们已经消除了对离婚的恐惧,信奉海伦·罗兰的话:“恋爱是追求;婚姻是追打;离婚是追问。”

   “当‘合伙’的预期收益超过保持独身或继续寻找配偶所担负的成本时,个人便会选择结婚。”诺贝尔奖得主加里·S·贝克尔如是说。那么,离婚者或许只是想改变和生活的交易方式——婚姻市场的资产重组频率正在加快:虽然共有家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但爱情如房价般高企,婚姻比股票风险还大,更多人考虑在被套牢前赶紧平仓。芝加哥街头的广告牌说“生命苦短,快离婚吧”;中国的熟男熟女则说“离婚是对不良资产的剥离”。

   逃婚者要达到目的并不复杂:乌干达人只需杀掉一头牛;尼泊尔人只需在伴侣枕头下面放上两颗槟榔;沙特人只要对着配偶连说三声“离婚、离婚、离婚”,就此分手。而2003年10月后,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中国人只要带齐了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离婚的过程不会超过20分钟——广州一对“冲动夫妻”45天就离婚两次。

   逃婚者要考虑的问题却很多:为了离婚,传媒大亨默多克付出了14亿欧元,政治捐款人萨珀斯付出了10亿美元,而军火巨商卡舒吉则付出了7亿欧元——对已婚的中年中产来说,单身无疑是一件奢侈品,他往往要削减多至50%的资产,来换取虚无缥缈的自由。不是人人都如切尔西的老板,离婚背后有总统普京授意,离不离没有悬念。

   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广州等地都出现了离婚小高潮。在广州市天河区,离婚需要预约,排队有时需要一个月。“与一个好女人的结婚,你是在暴风雨中找到了避风港;和一个坏女人结婚,你是在港中遇到了暴风雨。”婚姻存在风险,胆小慎入;中国人显然已经提高了抗灾能力——正如一篇关于“离婚潮”的文章所言:“100年前,康有为说,男女之事,但以徇人情之欢好;100年后,《中国式离婚》中的刘东北说,婚姻法应明确规定,婚姻期限不应超过三年,好了再续三年,不好拉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