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伯虎不风流也未点秋香

(2007-10-13 09:26:56)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人文/历史

唐伯虎

唐寅

风流

点秋香

分类: 散文诗歌
  
     在人们的印象中,唐伯虎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现在的电影、电视几乎也都用这种基调和手法来展现唐伯虎的这一形象。然而,真实的唐伯虎,才子是实,风流是虚。
    唐寅(公元1470—1523年),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从唐伯虎的曾祖父起,唐家世代在苏州经商。唐伯虎自幼聪敏,熟读经书,喜欢绘画;年稍长,拜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试,中第一案首。弘治51年(公元1498年),唐伯虎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在绘画上,唐伯虎擅长山水,又工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丽缜密,如江河飘逸,为后人推崇。传世之作有《一世姻缘》,《簪花仕女图》等。唐伯虎才气横溢,诗书画并称“三绝”,同当时的名画家沈同、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并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画谱》传世。
    作为有才华、有成就的艺术家,唐伯虎的一生却世路坎坷。生活的穷困潦倒,仕途的郁郁不得志,使他甚感世态炎凉,54岁时便辞世而去。唐伯虎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内心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据《明史唐寅传》记载,唐寅29岁乡试中解元后,于次年赴京会试,不料受牵连入狱,成了朝廷争斗的牺牲品。出狱后,他落到“海内以寅为不齿之士,知与不知,毕皆而唾”的地步;而妻子嫌贫爱富、反目离婚,佣人侧目、动辄顶撞,又都使他在精神上备受打击,情绪低落。后来,唐伯虎远离家乡,游名川大山,遍历东南数省。其时,适逢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后来,唐伯虎到又到南昌,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不得不伪装癫狂,终被宁王遣还故乡。从此,唐伯虎绝了仕途宦海之念,沉潜于诗画艺术。穷困潦倒的唐伯虎只得以作画卖文为生,过着布衣素食的清苦生活。但他洁身自好,从不巴结权贵,不趋炎附势,“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据专家研究,唐伯虎从未自称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所谓的这一刻章是后人伪造的。民间传说的“点秋香”艳事也纯属虚构。清代学者俞樾,曾在《茶得室从钞》中专为唐伯虎辟谣,断定“三笑姻缘”是好事者借助唐伯虎的盛名,把别人的事“移花接木”又“张冠李戴”到他的头上。说起这起“错案”的见诸文字,可能出自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这个故事经明清两代文人渲染后,遂使唐伯虎真的成了世人眼中的一代“风流才子”。据考证,“秋香”也确有其人,她是当时南京一名颇有名气的青楼女子,不过年龄至少比唐伯虎大十几岁,两人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一场“风流瓜葛”。
    唐伯虎自从落魄后,娶了沈九娘为继室,生有一女,夫妻相敬如宾,矢志偕老。岂料,世人好事,编传出唐伯虎有9个妻子之事。凭唐伯虎当时的贫寒景况,怎可能妻妾成群?显然,其余8个“媚娘”全被“好事者”由“沈九娘”这个名字上“演化”了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