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股市股票牛市泡沫崩盘投资风险股民长线短线开户炒股4000点 |
分类: 娱乐评论 |
尽管央行“五一”前就预定将于5月15日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股市不仅在“五一”长假之前拒绝下调,而且在假后一复市就蓄意制造了一个股市的“黄金周”,做足了把利空当成利好的势头。
其实,难怪股市有敢于蔑视政策利空的勇气。如果管理层对股市的调控还是停留在"风险提示",如果一边收紧银行的流动性一边却继续放纵股市的流动性,那么,股市的越调控越上涨,势将成为一种阶段性的常态,至少目前还没有立即改变的迹象。
没有必要去责怪投资者追求赚钱效应的热情,但这显然也不是对群体性疯狂熟视无睹的理由,更不是给泡沫加上理性定义的根据。中国股市自2006年初以来已累计上涨约235%,今年迄今为止更是飙升了40%以上,许多身经百战的老股民无不为“危乎高哉”而战战兢兢,新股民却在赚钱神话的引诱下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开户数从每天10万急速上升到20万、30万。对此,身居高位的管理层非但忌言“泡沫”,而且还窃窃自喜,把疯牛行情当成大发新股和基金从而做大中国股市的历史机遇。
把流动性引入资本市场被当成治理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秘方,是当前股市把泡沫当宝贝的主要政策表现。客观上,银行储蓄转移到股市,有利于减少银行的流动性,提高股市直接融资比例,但在非市场化的操作下,其结果则可能适得其反。迫不及待地滥发新股,急不可耐地狂扩基金,加上不适时宜的全流通和股指期货,就象“增压机”一样使股价随着股指不顾一切地膨胀,让一切经过“洗钱机”“交换机”“提款机”的流动性能力得到成倍的提升。当这些反映股市资产价格上涨的流动性重回江湖的时候,不但将极大地促使原本过热的投资出现更火热的喷薄而出,而且也将使得原本就上涨得过快的消费价格出现更加让人害怕的上涨。这样的流动性释放,不可能达到抑制、压缩或消弥流动性风险的目的,而只可能是放纵、泛滥和扩大流动性风险。
高达4、50倍的市盈率水平在数年前还是引起A股股价“推翻重来”的心腹之患,如今却成了资产重新估值的一大成果,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烟幕弹。不能不看到,目前的股价水平,不仅透支了2006年的业绩增长,而且也提前预支了2007年乃至今后若干年的增长预期。尽管第一季度的业绩增长再次超过了人们原来的预期,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会计方法发生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资产价格估值的变化为依据的。除非股市、楼市以及其他影响资产价格“公允价值”变化的因素一直保持目前的高增长速度,否则,未来的业绩就未必有可能保持目前人们所想象的具有可比性的增长水平,而市盈率的自动降低也就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愿望而非现实。
中国股市目前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泡沫风险,它决不会因为任何阿Q式的忌讳而自动消失。近阶段连续高位炒作,已经引发市场神经高度紧张。4月19日,仅仅因统计数据延时发布,竟然导致沪深股市一日暴跌市值近7000亿元。4月24日,有关“人民日报明天将发社论”的传言不胫而走,一度也引起了股市剧烈震荡。谁能保证“红五月”或“红五月”过后不会有“黑风暴”呢?虽然今年以来股市的调整几乎无不是以一日之变甚至盘中消化的形式忽悠过去的,但一旦忽悠不过去的时候,对于没有准备的投资者来说,则将意味着灾难。
无论如何,居高思危,是投资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常识,更是决定政策的人们所必不可失的理性。
前一篇:母亲节母亲不快乐
后一篇:陈晓旭去世:全面认识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