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诗歌 |
http://www.kkpic.com/data/200603/28df32881d857c7b37167db324e5f76c_m.jpg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从马丁·路德口里说出时,强烈地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人。确实,这句话的意义以及语韵,每每激荡在我心里,像春雷滚滚,传递着复苏万物的力量;像深夜闪电,驱散了无边黑暗。我有一个梦,是中华民族“君子自强不息”的同义另表,在精神力量的感召上,两者难分伯仲,但“我有一个梦”具有更为明显的浪漫情怀与胜利主义色彩。
我有一个梦,伴随我成长至今。我的梦随阶段而不同,因梦圆而更替,既没有雄视天下、心怀苍生的深远,也没有千秋万岁、壮志无休的伟毅,更没有取法自然、纵情山水的洒脱,有的只是渴物求取、思人感应、奋发以成的实在,几近于现实。
儿时有梦,是长大成人;学生时有梦,是出去工作;工作后有梦,是立业与成家;之后,是房子梦、子女梦、票子梦、车子梦。梦成为一种思望和盘算,无奈而充满压力,功利又迫在眉睫,让人生了无情趣。真正激动人心的梦,并不是这些,虽然那些梦有时听起来可笑,说起来虚幻,可令人激情勃发,充满期待与兴奋。
小学时,电影、评书和小人书,是激动我的梦。可以放弃吃饭和睡觉,从别人的房顶迂回下去听评书;可以壮胆夜行,到几里远的邻村看露天电影;可以工工整整地列出书名计划,盼着能到手几本。
中学时,这样的梦仍在延续,只不过小人书长大了点,变成了大本小说。当课堂上,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工作了,随便看再无管制;到县城图书馆借书时,满是羡慕图书管理员的眼神,心里想着要能从事与书打交道的工作,该是多么美气;咬牙挨饿狠心买下书摊上的高价书时,心里想的是多会自己有了工资,不再为家里添累赘;当在马路电线杆下听广播,被校长驱走时,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台收音机,想听就听能随意。
学生时期,日不思成绩,夜不梦考试,所以梦总是与正业不沾边。
工作了,物质性的追求成为生活主流。在基层时,流露的常常是跻身中层的渴求;孤身一人时,期望有爱情的回流;到了谈婚论娶时,房子问题时时横亘在心头;
……。
这些是梦想而非梦,因为我醒来回忆梳理梦境时,从来没有这些现实追求的印象。由此可以说,我精神上的非功利思想具有强大的免疫力,从不允许非情的东西混进梦中。这种免疫力排除了许多杂质毒素,给了我一个纯净浪漫、深具人文精神的梦园。
端午节前,我打电话给父母,知道老人家仍在为我操心。一个人在上海漂泊,我才真正吟出了主席“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国三十二年前”的真谛。只要有梦在,人性的光芒就不会暗淡;只要有梦在,异化的人生就会于刹那间还原。
我有一个梦,唱响与照亮的绝不仅仅是黑人的权利人生,而是所有人种共同的精神理想。One a world,One a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就是“我有一个梦”的中国阐释。所以,无论是“我有一个梦”的讲词,还是“超越梦想一起飞”的歌声,都同样深深令我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