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站在能量的层面上看问题续—话说“开源节流

标签:
杂谈 |
分类: 瑜伽理疗 |
上回书说到阳气(能量)是维持人体健康支持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根源。就好比人体是一个大型且复杂的用电器,人的阳气就好比蓄电池里的电。电池不能总放电,如果放电过多且没有充电,严重的话直接“油尽灯枯” 比较多见的情况是用电器长期在低电压的水平下工作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也就是透支)!
合理的放电就是“节流”; 良好的充电就是“开源”
人一辈子都在放电,但能够合理的“放电”有效地“放电”的人却不多。从中医病理分析的角度也能让我们了悟如何节流。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内生喜怒忧思悲恐惊(以上的情致在过度的情况下)都是致病(病,即阳气不足,病气占上风的格局)的因素,无论是外感的“六淫”还是内生的“七伤”都是人体蓄电池的盗贼!
在此仅以外感六淫之中的“寒”
为例予以说明。关注下我国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已满足了温饱的水平。但现代人的寒病寒症却不减反增!原因何在?在于国人盲目媚外,盲目接纳西方文化及生活方式;在于人们在认识外在物质社会的同时忽略了对自身的了解和关注!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同学聚会时有位在高级写字楼工作的同学感叹道“在办公室里冬天穿短袖,夏天穿长袖”
;北方的冬天还有好些人喝着只有在南方夏天才喝的去火的“凉茶”,两三岁的小孩在饭前喝一大杯冰可乐;女孩子冬天穿着裙子在寒风中摇曳;打完球的高中生马上喝冰镇的饮料;一年四季爆满的国外知名冰淇淋店;刚生育完的孕妇冲凉水澡……
开源及是良好的充电。这个好理解,放电就是阳性的过程,充电就是阴性的过程。放电是能量释放的过程,充电即是能量聚藏的过程。放电是自强不息的过程,充电就是厚德载物的过程。近几年不少科学家企业家都不幸英年早逝,事实上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自强不息这个生发释放的过程做得太好了,以至于忽略了厚德载物这个藏养蓄积的过程而导致的。一味的氧化反应只能让人加速衰老,必须要有相应的还原反应与之配合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果不算上特别的修炼方法,吃饭和睡觉就是最好的补养之法,即食补和气补!兼顾二者之余,如能加上神补就功德圆满了,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最简单最通俗的神补方法莫过于不生闲气、笑口常开了!
老祖宗的黄帝内经里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形与神具,故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实这句话我们如果参悟透了并做到了,那么我们就能放最少的电达到最高层次的生命质量,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花小钱办大事”。
然而知易行难,关键在做!教育只是让人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但唯有训练和不断的实践才能让人做好的选对的!从知到行的过程,必须要有无数次的练习和培训。从老子那里我们知道了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复归婴儿”,这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我们要是做到一半的境界就Ok啦,“复归小学生”这个境界我们还是可以努力的。
想下我们小学时期是不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随着季节增减衣服,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喜欢的游戏,即便和小朋友吵架了第二天也会和好,从不记仇,成天乐呵呵的,尊老爱幼,诚实礼让….这些不就是法于阴阳、合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形与神具么?这些不就是养生么?养生是什么,不外乎是些健康的习惯构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