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心《文学回忆录》第17讲:魏晋文学-摘录

(2020-09-01 08:55:11)
标签:

文化

分类: 阅读摘录
木心《文学回忆录》第17讲:魏晋文学-摘录
    谈西方文学艺术,可从文艺复兴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从中国文学入手,可从魏晋文学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魏晋时代,正好是承先启后。先看古文,兴趣不大,看魏晋,容易起兴趣。
    谈魏晋风度,要谈到自己身上。魏晋后至今,凡人物,都有魏晋风度:金圣叹、龚自珍、鲁迅;通往前面,老子、庄子。
    老庄在魏晋前影响并不大,直到魏晋后,经点释发扬,玄风大畅。我遗憾魏晋人只谈到老庄为止,自己不创。而今世界,又有谈论老庄的新风。
    《世说新语》妙在能将妪语童语也记入。现在资讯发达了,却做不到。鲁迅弄不清自己的心态。他爱魏晋,一说,却成了讽刺取笑魏晋。
    魏晋时代,不是文艺复兴。
    两种思潮:希伯来思潮,希腊思潮。前者苦行,克制,重来世,理想,修行,但做不到,必伪善,违反人性。后者是重现世,重快乐,肉体,欲望,享受。世界史总是两种思潮起伏,很分明。     唯中国没有希腊思潮,唐代,稍有点。
    中国非常非常不幸。什么事都是例外。
    现在是魏晋风度回顾展,也是魏晋风度追悼会。要继承发扬。
    勿以为魏晋思想玄妙潇洒,其实对人格非常实用,对生活艺术,有实效。譬如谈话。如能像魏晋人般注重语言,就大有意思。要有好问,好答,再好答,再好问。古之存在,即为今用。
    汉末三国争雄,曹操受封为魏公。死后曹巫追溢曹操为武皇帝,称魏武帝。魏朝共四十六年。晋是司马炎的天下,重复魏朝逼宫历史,国号晋。前后历一百五十六年。北魏、北齐、北周,均扩北方,史称北朝。在文学史上,魏晋风度作为千古美谈,万世流芳,就是从汉末到晋末的两百年,谈那些中国文学家的言行和作品。
    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闻一多,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他们对待“魏晋文学”的态度,是不知“魏晋风度”可以是通向世界艺术的途径。委拉斯开兹的画,多数是“做事”,做了一件事,又做了一件事;有少数“事”创造了他的“艺术”。
    有人是纯乎创造艺术的,要他做事,他做了,照样把那件事做成艺术。委命者以为受命者完工了使命,其实是完全了艺术。委拉斯凯兹那幅《宫娥》,伟大的艺术!超越他的时代不知要多远,现在还远在时代前面呢。
木心《文学回忆录》第17讲:魏晋文学-摘录
委拉斯凯兹《宫娥》(局部)
    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差不多就是如此。但在我们经历的时代,极难把“事”做成“艺术”。委拉斯凯兹和笛卡尔都把自己看低,以为低于皇室皇族。
    所以,他们殉的不是道,死的性质,属于天折、非命。真是可惜,很可惜的。
多少人,做了一件事,以为成了艺术,尤其是因为这件事做得如此之好,难道还不是艺术吗?
是的,不是艺术,不是的。
    更多的人,把“事”当做“艺术”来赞赏——这不可惜。这样的人,一非艺术家,二非批评家,有一个现成的名称:好事家。
    至于那句话:“与其创造二流的美,不如创造一流的丑”,是老实人心里别扭了,迸出一句闷声闷气的俏皮话。第二流的美和第一流的美,相距远,第一流的丑与第一流的美,相距较近。委拉斯凯兹不能创造第一流的美,又不肯求其次,力图求其稍次,便去创造第一流的丑。
    艺术才能自是天赋,创造美,又是天赋中的天赋。富有艺术才能而不能创造美,这样的画家还真不少:卡拉瓦乔、库尔贝、米勒、坷勒惠支。
    一个画家,没有审美力,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画面上装不了的,好比色盲。
    有人生来就是盲于“美”的,例如王尔德,他是不知美为何物的唯美主义者。又例如达•芬奇,他想画丑,画最丑的丑,可是画不出来,他对丑是盲的。
    《世说新语》虽然洋洋大观,其实草草,只留下魏晋人士的印象,而单凭这印象,足以惊叹中国有过如此精彩的文学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当时一言一语能记录得如此之详,远胜于《聊斋》?外国历史、中国历史的其他时期,都没有这样的文体。其中许多观点过时了,和现代不能通,没有永久意义,好在记录是真实的,注解是翔实的,最好是好在文体,一刀一刀,下刀轻快。
    数例:
    王康称,与嵇康相交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意指人不能有失态的喜怒。做人的修养,是做得到的。
    顾荣应邀,席间见烤者想吃肉,予之,同座笑其主仆不分。后渡江,遇难,有人相助左右,乃受肉者也。
    王恭自某地还,王大拜之,见有六尺方席,也要一条。王恭不答,俟其归,卷而送之。后王大知,讶歉。王恭答:你知道我是什么都没有的。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清谈和名士风度,要分清。清谈是美称,到了明清,清谈误国。名士风度被人歪曲糟蹋,指人架子大,不合群。二者在后世已变质,被搞臭了。
    诗人气质:务虚,赤子之心。
    问:秉性是从自然来的,为什么善人少恶人多?答:好像水流到地上,无方无圆。
    相王许,挑拨支道林、股渊源两先生,事先称厉害,两人辩难,果入壳。
    马袁虎少贫。撑船。夜吟自己的诗。遇大官,知音,相谈甚笃。
    太极殿始成。王献之时在谢安手下任秘书,为殿题字。得版匾,锁而不写。谢安曰:魏有此类事?王献之曰:所以魏不长。
    谢公与王右军的信写:“敬和楼托好佳”。
    谢公说:“吉人之辞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