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7日,重庆网友“猴崽”和家人一起到嘉陵江晒太阳,本来想放松,结果却让他很揪心——江边烧烤的人留下很多垃圾:空塑料瓶、烧剩的煤炭、吃剩的苹果、用过的塑料凳……为此,他发帖呼吁:“不要让嘉陵江哭泣!”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了江北嘴、巴滨路、洋人街、珊瑚坝共处重庆主城户外烧烤地发现,除了嘉陵江大桥下相国寺码头禁止烧烤野炊外,其他滨江地区垃圾乱扔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维护滨江的整洁,不少人当起了“志愿者”。
网友:别让嘉陵江哭泣
3月27日,网友“猴崽”发了一个名为《嘉陵江在哭泣》的帖子,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
周末,“猴崽”与家人一起到嘉陵江边放松心情,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很揪心。他说:“江边,大片大片的垃圾成群,地上到处是白色垃圾,风一吹,塑料袋翩翩起舞,随后一阵恶臭。”
图片上,浑浊的江水中,飘着被遗弃的塑料凳和矿泉水瓶,生出青苔的水中还有被啃了一半的苹果。岸边更是糟糕,随处可见被烧过的黑炭和矿泉水瓶成堆堆放在一起。
“猴崽”在帖中呼吁:“江水缓缓流淌着、浅吟着,好像在哭泣。似乎在告诉我们,请爱护环境,不要让子孙后代不知道什么是河流,什么是海洋,让地球母亲不要枯萎。”
地点:南滨路洋人街段
垃圾要靠大家的自觉,“志愿者”们忙不过来
南滨路洋人街路段旁的长江滩涂,长约八百米的滩涂是个不错的烧烤点,但是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不少烧烤产生的垃圾。在这种较偏远的公共区域,虽然有一些热心的“志愿者”帮忙清理,但主要还是靠大家的自觉。
散落的多为未袋装的垃圾
南滨路洋人街段沿江有一段滩涂,长约800米,是不少烧烤爱好者的聚集地,知情人士透露:春秋烧烤适宜季,这里逢周末往往有数百人、数十个烧烤架。昨天(3月28日)虽然是 周一,记者依然看到四五家来烧烤市民,有人还在江边嬉戏起来。
从南滨路往下,走过梯坎后有一段步道,步道外是堤岸,堤岸向下是高约20米的石梯,人还在步道上,往下看就可以看到不少垃圾,其中有四五袋为袋装的,更多的则是散落各处,影响突出部位从高处看去像“牛皮癣”,在滩涂拐角处处,有少量焚烧过的垃圾。
“我们是自己带的食材,在洋人街附近有专门租器材的。”陈女士说,她和部分同事趁着轮休,周一避开大量人流“杀个回马枪”来烧烤。他们租用的烧烤一应器具,加上烤炭及两箱啤酒,花了140多块钱。
陈女士在准备食材的时候,特意准备了装垃圾的大口袋,“我们吃烧烤的时候,尽量做到垃圾入袋。”不过,陈女士也承认这个完全要看个人自觉,在距离她不到30米处,另一家来烧烤的人就没有准备专门的垃圾袋,各种各样的食材混在塑料袋里,散落各处。
记者发现,现场散落的多为未装袋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塑料袋,有的里面还带着未及处理的食材,已经发臭。“有时候也有人来捡饮料瓶瓶或啤酒瓶瓶,但是这些东西肯定不会有人要。”陈女士说,据自己的经验,丢下这些垃圾的人,有的是粗心有的则是意识太糟糕,“袋装没带走的,可以说是粗心;散落垃圾的,可能更主要还是意识问题;焚烧的,就没得抵赖了,要不得”。
商户、景区清洁工常做志愿者,但管不过来
昨天下午两点半左右,江滩滩又多来了一户新的烧烤人家,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在洋人街附近出租烧烤器材的张先生,张先生穿着红色的外套,骑着红色的三轮摩托车,加上风风火火搬器材的动作,显得很有活力。
“这个事情嘛,真的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我也是这里清洁的志愿者。”张先生一边笑着说,一边引火烧炭。他称,自己在给客户服务之余,都会自觉地看看周围,善意提醒一下对方。
不过,张先生也承认,仅凭自己和几个热心人的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有的人嫌麻烦,没有准备齐全,走时也未全部带走。”他称,周日、周一、周二是处理垃圾的高峰期,他们从滩涂上把垃圾提到步道的垃圾桶处,“能够‘撑破’垃圾桶!”
张先生介绍,自己出租一次全套烧烤设备可获50元租金,加上炭、啤酒、棚子出租,一个月能有数千元的收入。出于为自己生计的考虑,他也希望大家爱护环境,让这里成为大家乐于再来的地方。
该滩涂附近很长一段都是公路及小树林,唯有洋人街景区距其最近,不少游客沿着步道就散步到了江边。洋人街景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地方不是景区的管辖范围,但他们时常组织清洁工当“志愿者”,为之清理垃圾,“我们也想有个干净的好邻居嘛!”
地点:江北区江北嘴
同学聚会自己抗来烧烤架 离开时垃圾装袋里带走
昨天上午11点,江北区江北嘴河滩平台上炊烟袅袅,重庆某高校一个班的同学正在搞烧烤聚会,30多个同学自己扛来了五个烧烤架还有桶装水,大家一边烧烤,一边聊天,其乐融融。
然而,在不远处的江边沿线,泡沫碗、方便筷、竹签等垃圾堆积如山,还有一些酱油、醋等调料瓶和食材包装被零零散散的扔在岸边。
“铁山坪等一些山上不准搞烧烤了,我们就只有来这里了,”班长说,自己查找了重庆好多可以烧烤的地方,最后发现还是只有江北嘴合适,“这里风景又好,朝天门码头正对到起的,地盘又大,还没人管。”
对于乱扔的情况,班长表示,30多个同学也呼吁不要乱扔垃圾,专门带了很多垃圾袋来,离开时,会把用过的垃圾全部带走。她还特意指了指放在一边的垃圾袋,里面装着用过的筷子和碗等。
河滩平台往下走,就是江水的入口,这里被一家烧烤摊“承包”了,不到一百米的斜坡,摆满了桌椅,盘踞着江北嘴最好的地段。老板说,周末天气好,烧烤的人就多,上周末他们接待了将近1千人,至于垃圾,“我们不管,有人来打理。”
江北区市政部门表示,将立即向主管该片区保洁的单位反映情况。随后,江北嘴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组织工作人员对市民进行劝导,在不能野炊的地方要阻止;增加绿化带里的垃圾收运设施,方便投放垃圾;增加垃圾清运频率,特别是节假日,以保持公共绿化带的清洁。
地点:渝中区珊瑚坝
枯水期生意好 凉面佐料弄脏水岸
昨天中午,渝中区珊瑚坝河滩的鹅卵石坝上到处都是泡沫饭盒、一次性方便筷,有些水岸都已经被凉面佐料弄得油污不堪。还不是周末,坝上有烧烤两户,小摊贩五人。
“就是现在枯水期生意最好,夏天到了就没生意了,涨水把坝子全淹了。”一个挑凉面的小贩告诉记者,很多市民春季喜欢来这边打打牌、烤烧烤,这里的凉面担子、果贩就越来越多了。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400多元。
记者询问道渝中区菜园坝街道行政执法大队,大队负责人黄女士表示,经实地调查后,确实发现有小摊贩违规经营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部门肯定是要进行说服教育的,劝其离开。”
黄女士说,如果小摊贩执意不离开,大队会根据《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物品暂扣、罚款等处罚。但是市民如果自发前来河坝上烧烤,他们只能进行劝阻,具体的清扫任务,是区环卫所的人员负责的。
对此,记者咨询到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该局负责人王科长表示,珊瑚坝江边有清洁人员专人负责清扫,一般一个星期到半个月一次。每年春季,放风筝、烤烧烤的市民增多,因此他们会加强清扫力度,基本上每天清扫一次垃圾。
地点:巴南区巴滨路
烧烤棚绵延一公里 没有水清洁用品扔得到处都是
昨天上午11点,巴南区巴滨路的湿地公园,小商贩摆起了经营性的烧烤摊,蓝色的烧烤棚绵延将近一公里长。商贩向市民出租烤架、出售木炭和菜品,前来游玩的市民无需带任何东西,即可就地烧烤。
小李和朋友一行四人选了一个靠江的位置,正在生火烧烤。小李说,朋友们一起烧烤很开心,特别是朋友聚会,比下馆子有意思。但唯一不足的是没有饮用水供应,因此清洁用品只有靠纸巾、湿巾来解决。
记者看到,每个烧烤棚旁都放着一个垃圾桶。但即便近在咫尺,还是有人随意把纸巾丢在地上,远看白茫茫一片。此外,沿江边还是有不少垃圾,烟头、烧烤签、矿泉水瓶、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有些因为时间久远,已经埋进沙里,露出一点点边角。
巴南区市政部门表示,他们目前只负责巴滨路主干道、人行道、公园、绿地的清洁绿化,其他部分目前仍由巴滨路建设管委会管理。但直到截稿,巴滨路建设管委会的电话一直没人接听。
地点:渝中区嘉陵江大桥
几年前就没有人再来烧烤,人少鱼多了
“哎哟,这里以前确实有不少人来烧烤,但现在没有了。”保安老李在嘉陵江大桥附近一车库干了五六年,见证了嘉陵江大桥下烧烤坝坝的“衰落”。他说,受此影响,这里“冷清了许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相国寺码头”附近停有餐饮的泵船,除了沿江的建筑和码头外,沿江显得清爽,记者驱车沿江行驶了一段,并没有出现垃圾的情况,有数处可供烧烤的滩涂,也只有寥寥几个垂钓者。
老李道出了其中缘由:“出于保护环境保护,又是交通枢纽和市区,这里从几年前起就不准搞烤烧烤这些了”。他说,没有了隔江飘来的烧烤香味,这在刚开始的几年还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影响”。
不过,老李说,在捕鱼时节,自己会拿着渔网、带上鱼竿,去该段江边边耍一遭“人去的少了,鱼儿就多了。”
记者手记》
为了滨江的一片净土,你愿意加入吗?
为还滨江一寸净土,保护好“两江四岸”绿化带和郊野公园,重庆晨报邀请你加入到周末环保踏青,来清理江岸的垃圾。如果愿意,请拨打重庆晨报公众(中心)服务热线966966吧。
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王婷婷 李斌 杨新宇 实习生 杨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