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09月19日

(2014-09-19 11:11:09)

2014年09月19日

    李娜之后,再无李娜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突然说拜拜了。

 

    这是典型的李娜式的表达方式。简单、直接,而且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其实圈内人都知道李娜打不动了,但在首届武网开赛前的节点说“姐不耍了”,还是让大家猝不及防。家乡的赛事本来需要娜姐撑门面,这下组委会的焦头烂额可想而知。就像婚礼开始了,新娘却落跑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但是一切在李娜这里,或许都像那首歌唱的那样——“天边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爱谁谁,李娜从来都不看别人的脸色,也从来不会委屈自己来成全他人。正是这鲜明的个性,成就了在中国运动员中独一无二的娜姐,也让她背负了最多的争议。

 

    看看李娜之前的中国体育旗手,刘翔永远在欲走还留,姚明则最正统的绅士式告别。只有李娜,似乎她的词典里没有“人情世故”几个字,她的来与去,用时髦的话来说“都是听从初心的召唤”。不能说李娜是故意在摆家乡球迷一道,因为之前在德国的检查,李娜的双膝的伤在加重。既然已不能坚持,那还不如干脆地挥手再见。这符合李娜的性格。一般人或许会选择比赛中亮亮相,然后再伤别,这样对大家都有交代。但如此的假设,在李娜这里根本行不通。

 

    很难评价李娜的决定是对或错,或许一切都因为“她是李娜”。

 

    李娜的离去,意味着中国体育再次失去国际形象代言人。尽管“单飞”的李娜认为网球是她自己的事业,她本人并不情愿成为这个代言人,但她中国运动员的身份,使得她比和她同等水平的网球手收获的要多得多,否则两个大满贯冠军奖杯并不能撑起那么多的名和利。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娜之后,或许中国还会出现比李娜更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没有不可能,她就像一团火炬,照亮了那些“小花”或“小小花”未来的道路,李娜完美地诠释了“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这是她之于这个网球土壤匮乏的国度的最大意义。但李娜之后,也几乎肯定不会出现“李娜第二”了,她是变革时代的一朵奇花,她的尖锐是她的防身武器。在未来,随着我们眼界的开阔,我相信新一代的网球手会更加心平气和地看待网球和周围的世界。

 

    从这个意义来说,李娜之后,再无李娜。

   

    文/蒋敬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4年09月08日
后一篇:2014年09月27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