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这笑容和裙子骗了……下面的文字,完全是另外一种情绪噢。Don't say I didn't warn you...
鱼贯而上…… 我和Jonah面对镜头,依萌和Daniel都是后脑勺。。。
突然被要求唱歌,于是唱了几句非常不摇滚的意大利歌……
台上的10位获奖人中只认识Jonah、金依萌和吴彦祖,很遗憾其他的几位那晚没有机会深入聊天。
香港国际电影节是这次颁奖的官方合作伙伴

和Hollywood Reporter国际总监Tomasso先生
其实跟依萌很早前在洛杉矶就认识了,那时她还没拍《非常完美》。
没想到会碰到老Victor,他跟拍中国摇滚乐已经20年,在世界各地都会经常偶遇他,不过最多的见面通常是跟老崔一块儿。可这是香港电影节啊,除了我也木有其他摇滚青年了吧……难道,(自作多情ing),难道他是专门来找我的……??
香港演员Michael Wong,他原来也唱歌。难道,难道Victor是冲着他来的……?
意大利裔的英国Tomasso先生,和香港电影节总监Soo Wei Shaw小姐
(Photos by William Song)
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好的理由,我是不可能在唱片录到最关键的时候也就是指要亲自录唱的过程当中,竟然跑去了香港。为了录好唱这段时间里不敢多说话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喝酒不敢熬夜每天除了见制作人和录音师不敢跟任何人见面吃饭喝水交谈,这样的一个姑娘竟然跳上飞机去了遥远的地方不仅见了面吃了饭喝了水交了谈还如上图所示喝了酒不停地说了话也如上图并未所示的熬了夜。
理由是,Hollywood Reporter给了我一个奖。
说到Hollywood
Reporter这杂志,让我想起在好莱坞工作的日子,尤其是在华纳15个部门实习的时候,不管去任何一个办公室,每个人每天早上桌子上都放着两本业内杂志:Hollywood
Reporter和Variety。它们是好莱坞行业内最专业的杂志,当年我幼小的心灵里就留下了这个深刻印象。
去年开始Hollywood Reporter在亚洲每年评选出20个人,作为Next
Generation
Asia的获得者。今年是第二届。说实话,从被提名到通知我得奖,都挺意外,因为新唱片还没有发,相关的一些项目也都是今年才要进行的,更何况我从事的是音乐行业,和所有其他得奖人都不一样。一起得奖的四五个中国人里,吴彦祖就不用说了,金依萌导演了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还有电影公司高层,经纪公司主管、演员等等,亚洲其他地区的得奖人也基本都是影视行业里的精英。
直到看到杂志里对每一个获奖人的描述的时候,我才明白了。
那天晚上在香港的颁奖现场,主持人上台前问我要不要发言,我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当时的感受所以谢绝了,以至于后来杂志高层在台上“逼着”我唱了两句歌才算完事儿。后来为了转天在杂志里的报导接受采访的时候,我突然很多话。现在写到这里,也想表达一下当时感受到的这个奖对自己的触动。
我8岁去美国,之后一直在中国美国之间往返,两种文化两种语言对我的影响几乎是完全等同的,年纪更小的时候曾经很受这种分裂的困扰,但现在早已经习惯。成年之后,我选择了从事创作。其实很多时候是下意识地,通过音乐、文字、图画、电台、电视、网络等等各种的任何的所有的我能使用的媒介,做着一件事,就是让这两个文化里的人们,透过我,更加了解彼此。小的时候会说:我要做文化的桥梁!现在听着很傻很幼稚,但我突然发现,我一直在努力做的,其实就是一种桥梁。然而过去的多少年里,两种文化里的人都并不理解、接受和欣赏这种桥梁的功能。直到最近两年,也许真是因为奥运,这么一个巨大的力量真的让中国开始了解世界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了,我们这种“桥梁”,才逐渐被两种文化里的人们感受到。
我说的是“我们”,因为我们真的是一个群体,并不庞大,但也绝不弱小。我们一直努力做着桥梁,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下去。对我自己来讲,Hollywood
Reporter的这个奖是海外媒体对我身上这种桥梁功能的发现,而我和摩登天空合作的这张唱片以及其他项目,让我感受到国内的行业里对我这样的“桥梁”的接受。
虽然去香港的两天像是给绷紧的大脑放了个小假,但感触很多。假如上面的字你都看了,那谢谢你,因为现在已经是个人们宁愿看图不愿意看字的时代了。如果你读到了这儿,会发现今天写的这些跟上面的图,情绪完全不搭界。哈哈,我上面说了别被笑容和裙子骗了的吧。
最近在棚里录音的时候有时会突然觉得自己很奇怪,不知道自己这是在做什么。我们的地球这么需要帮助,南方的灾情那么严重了,我们竟然还在这儿做音乐,这不可笑么?!可之后我也会明白过来:
我们要去做我们该做的,要尽量做好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
好了,我说完了。明天,继续录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