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了关于种族歧视黑人的实验视频,感受到讲理的魅力,很感人。一件事大家都有言论的自由,争议也是表达个人原则。这段视频能看到有事说事,逻辑分明地去讲“我如何看”这件事。而不是直接去判断,你傻逼,你有病,你放屁。这叫表达无能,在我国网络属于普遍现象(生活里啥样不提)。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一个观点不对付就开始撕逼,取关!讨厌你!不赞同!原来是这样的人!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服人,胡搅麻缠。
这我以前念叨过,任何人评价一个事件,都是占自己的角度,这里有角色带入的意味。就像服务员烫顾客,有人是向外思考型,出了事只看结果,谁动手打人了,怪罪打人的素质不高,后果都推卸到害人者身上(受害者既“我”),好像与过程真相没任何关系。向内思考的人,是先看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假如我是被害者当时做了什么会得如此厄运?假如我是服务员,为什么愤怒到伤害别人?这是有自我反省的特点的。
我属于向内思考的类型,而向外思考的人自然很抵触,这属于不在一个频道上,争论几句纯属瞎扯。谁也不会改变谁的内外走向的,这和性格、价值观都有关的。我想说说,为什么我对服务员不被尊重有感受呢?不看重的也不会参与讨论,一定是有原因的。
讲个我十几年前一个朋友的故事,我一直印象很深。
此人曾经是我很好的朋友,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和我在一起特别真实,一出门就换了个融入社会的面孔。这种反差在那时候我没能力理解,为什么“小丫头片子有两副面孔”?但特定环境下的朋友是有交情的,没觉得妨碍我什么。我们俩有段时间总混在一起,那时候我人生无方向,无聊的2个人经常去饭馆酒吧消磨时间。我就发现啊,很多次,她都会跟服务员弄的不愉快,那种居高临下的气势非常强,也就是赶上的都是脾气不错的人,不然也会被暴打的。
一次在一个小饭馆吃饭,服务员端上碗汤,她尝了一口,哐当,就把勺子扔汤盆了里,冲服务员喊:嘿嘿嘿,过来!服务员问,您有什么问题?她瞪着眼极其不耐烦,这汤太难喝了,给我退了。我赶紧喝一口尝尝,好像有点淡了。服务员比较为难,磨磨唧唧。她不干,虎着脸,口气像领导,还拍桌子:把你们经理给我叫过来!经理为息事宁人,陪笑脸又说好话,再听她数落一通,答应给重新做一碗。
可这时候气氛已经很负能量了,横眉冷对的气氛咋吃呢。我就感觉她有点过分,一个汤也不贵,也不是有头发苍蝇,只是淡了一点,姐们儿至于那么大火气么?我问她,你不怕厨子往汤里吐口水么?这么不依不饶地逼他们必须换掉?她当时说,废话,他们就是伺候人的,服务不到家不成。重新换的汤上来后,我一口都没喝,因为在去厕所的时候,瞄了厨房一眼,经理服务员厨子都在骂骂咧咧(别看表面陪笑脸,那是忍耐中),我真的看见厨子吐了口水在汤里。
我坐回去,没吭声,假如我告诉她,厨子吐了口水,她一定要不依不饶下去,没准就会有大冲突了。汤我没喝一口,她很生气也没喝,这顿饭吃的太不值了,她一肚子气,我是对她一肚子不满。
另一次我们俩进了一家回民清真饭馆,进去前她说想吃肉夹馍(猪肉的),就在门口买了一个。点菜的时候,她一直在吃肉夹馍,还用勺子沾桌子上的辣椒油,往肉夹馍上抹。老板娘过来了,也是比较客气,跟她说,这位姑娘,我们这店是清真回回,不能吃大肉(猪肉)。她立马不高兴了,我吃我的猪肉,你卖你的羊牛肉,管我呢。
老板娘有点爷们劲儿,声音也高了,跟她理论,你这人怎么那么不讲理啊,你跑我们清真店一口一个猪肉的,还往肉夹馍上抹辣椒,这是公用的辣椒油,你叫别人怎么吃啊?她又瞪眼,说了堆话相当傲慢:我告诉你,我是CCTV的,小心我曝光你这店叫你开不成!实话说,我作为一个桌子上的“同伙”,无地自容,太丢人了。我跟她说,你凭什么给人曝光,人家没违法没坑人,这种拿权威机构压老百姓多特么幼稚啊。那时候没有“我爸爸是李刚”这段子,但她的姿态就这么个路子。
还有次做出租车,从三里屯打车,她坐副驾驶,我坐后面。她就跟司机聊天,每句话都是领导的口气,指点司机开车,一点不客气,你,知道怎么开车么?你为什么开那么慢?是为了省油吧?别蒙我,我懂,你们这些出租司机都会来这一套。哎哎哎,向左,错了,向右边,你听见了么,走辅路走辅路。。。。。。一路上我就感觉她的口气就是警察教训小偷,完全对司机没一点尊重。司机算脾气好的,不吭声,可能见的多了,都生不了那气了。
下车后,我问她,你为什么对这些服务行业的人这么傲慢?她说,怎么了?他们就是服务的,没文化,我给钱,他们服务,我说几句很正常啊。我记得当时和她争辩了这个问题,弄的很不愉快。
我狠狠地琢磨过,她为什么会这样?毕竟她不是个素质低的人,该念的书都念过,为人也不错,全家知识分子,有礼有面。你说她本性自私吧,也不对,对于欣赏的人,她不计较得失地乐意付出,特别够意思。后来我观察到这么一点,她对学历高、文化高、有名望、有能力的人相当尊重,而对不如她的人嚣张跋扈。
有次她的一个男同学出差回来去找她,刚好我在。我发现她这个同学的行李箱特别显眼,那个箱子上贴满了CCTV的不干胶。这么说吧,只要他拎着这个箱子随便去哪,别人都知道他的单位是CCTV。我好奇,这人为什么要贴这些工作单位的标签?她说,好办事啊,尤其是在外地出差,只要是CCTV的记者,一路都是开绿灯。就算是其他地方电视台同时采访一个人,CCTV就要优先,还有地方上的小干部都对CCTV的人毕恭毕敬。 当然他们也有实惠可收,红包经常会有的,电视台的等级很明显,地方台就差点意思了,小城市的TV更别提了,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
明白了吧?等级观念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观,这比美国人的黑人歧视要严重的多。那位朋友深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从家庭父母开始就灌输过,“没有文化就会去扫大街”,这话我们都很熟悉,已经明确了,靠体力劳动的人是最低等的群体,他们没有文化,素质低,都是被社会淘汰的人。
等级观念是尊重缺失的起因,身份、文化、财富、名气决定了尊重的对象。当遇到“高与低”的对抗,自然会流露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姿态来。可小虾米有尊严,受不了呼来喝去被轻视谩骂,更有急眼的时候,钻进你高大上的屁眼里也会痛苦不堪。
等级观念又来自何方?有这么句古语听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字典正规的解释是这样的: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可见这种等级意识造成的傲慢在我国源远流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