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有些话题有争议不是坏事,算是提出问题,大家好一起探讨。但如果用一些不友善的口气主观臆断,就不是讨论的态度了。有些人用过这样的口气给数字下定义“没有24的人连做人都不会”“数字少的人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每次见这类评论,我真心很生气,生怕误导了别人。毕竟了解数字的人不如星座那么多,稍微有点信息就会有人乱参考有疑问,最近有人就会问我,某个说的话能信么?我就是没有248的人,难道我这辈子没出息么?我咋回答好呢?站我的角度,不会这样看的。
刚见空灵仍在跟有的人辩论统计是不是数字唯一根据的问题,有必要写写这个了,任何人都可以站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并不是要说服别人必须和我看法一样。
在神秘学方面理解上的分歧多是比较普遍的,见过很多占星师互相争论掐架,他说你这样看不对,你说他那水平不行,各有流派也会争执。表面看是“同行相轻”造成的互相不认同,其实争议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理解的标准不同。探索命运的人不是神,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成长氛围,价值观和家庭背景,包括从小到大形成的事物标准都不一样。对成功的标准都不同的,这个认为升官发财才叫成功,那个认为实现天命价值才是成功,还有认为幸福健康活的快乐才是成功。
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用神秘学启发别人?必须的条件就是为人正直,看待问题从善意的角度,心态得好。当一个人自己还处在各种匮乏期的时候,非常难免会歪说,因为个人的价值期待没有实现,会将自己的匮乏感下意识地当成标准。我记得有个女子跟我聊,她说自己很迷茫悲观,不自信,很拧巴,但她非常喜欢给别人用数字算命,每次算完都有成就感。但她所说的结论会给听者造成压力,她把个人的心理诉求当了一个命运的标准,她认为的缺陷对别人来说是个优势,她认为的优势对别人来说刚好是不擅长的,这么一来,听的人怎么想自己都不符合标准,自然是容易被打击的。这相当于,你把自己的价值满足建立在否定别人之上,这不是帮人,是添堵。
神秘学的基本来源都是统计学,从规律中找根据,总结归纳逐渐演变成一套系统。但公正的说,任何神秘学都不可能像神一样掌握一个人的全部,只是一部分。我们通过天性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互动方式,以及擅长和不擅长,但不能靠一个生日下死结论,为啥呢?你越是了解生命的因果关系,越会理解这一点,还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才造就一个人的最终结果。
就说时代因素,20年前算命的绝对不会想到如今网络时代成就了很多人;没知识的80年代的暴发户换到2014年他们有可能是穷光蛋,张飞在三国是英雄,换和平年代没准就是黑帮三帮主,这就是天时。地利与环境就关系更大了,你在上海,你在马来西亚,你在农村,你在英国,环境是不同的,际遇也会完全不同。人和,这牵扯到互动的重要了,有的人在没遇到某个人的时候是一个生存状态,当遇到一个重要的人时,贵人也好,或者伴侣也好,会发生很大的命运改变,有的会变好,有的反而倒大霉。再有前世业力因素,这我没资格发表看法,但它是存在的。
如果什么都依赖单纯的统计学,不考虑天地人的关系,这一句话就可以击破:同生日的人全世界恐怕要上亿万了,每个人的生日都是一样的,难道都是福布斯榜上的名人或者都失败者么?只依赖统计下死定义,稍微过下脑子都会有疑问的。
但为什么占星数字都会成为一套推测生命的方式呢?这就和东方西方的意识差异大有关了。东方暂且单指我国(日本韩国都有各种算命业),我国的各种个算命法都有一个特点,不谈心理动机起因,只谈结果,求问的人也千百年来只关心结论,什么时候有子嗣?什么时候大婚?寿命几何?直接了当。传统观念的特色也是如此,人人关心命运的结果,不问结果的起因是什么?直到现在依旧习惯这样的目的。
而西方的方式正相反,西方的占星,塔罗,数字命理这三大神秘学,包括后来的灵性彩油、色彩学等,同样是在探索心理模式,根本不属于算命。今还有位给我看了下占星师写的分析报告,她觉得和数字意义基本一致的。占星的分析从童年开始说起,你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从父母开始推敲,从成长过程里找原因,一点点让迷茫者了解各种起因。但下结论的内容是没有的,不会告诉你,你没有摩羯特征,这辈子不会成功的,你因为少了什么什么宫位,注定是平凡的。西方神秘学的特点就是给每个生命留有余地,你有堵塞,有不足,有长有短,但那是在你个人的标准下才成立的,不是参照某个版本去衡量你的欠缺,而是启发认知自我。
假如用西方的计算法却下着东方式的结论,这是一种什么效果?我认为直接就是歪曲误导别人,这样的中西结合就是观念的落伍。
我在很多年前也有过这种思考方式,就是热衷姓名学的时候,姓名学的结论性很强的,那时候一旦说谁离婚,当时没结婚呢,过后确实离了,被我言中了,我竟然有满足感。知道为什么么?因为当时对命运的理解比较浅显,只关心结论,结论一旦吻合说明我说准了啊。这种心理极其不好,根本不是在启发别人,等于在验证自己的水平。
在接触了数字之后,我才开窍了,命运没法掌握在谁的手里,通过生日我们仅仅只能了解到你个人的能力,灵魂的需要,互动的方式,你内心的欲望,你的命运之路,家庭宿命等。但在这之外,有很多可能性,包括你的职业选择没有确凿的固定模式,在一个天赋范围内会有无数的选择。你以为所有的人都只有上班这一种途径么?你以为所有人都不是当企业家就是当职员么?做生意可以成富翁,艺术家也可以成富翁,作家也有几千万版税的财富榜,可能性太多了。
时代早就变革了,施展个人才华的渠道太多了,如果还停留在小村庄的思维下,局限性实在太大了。人挺渺小的,如果都靠算就能确凿地下个结论,马航MH370航班早就被找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