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仙疯叨咕
仙疯叨咕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73
  • 关注人气:14,1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与错谁来决定

(2012-07-14 21:42:58)
标签:

张绍刚

数字

尖锐

对与错

杂谈

       

      看了最新一期的《金星撞火星》,里面请了一个奇人,45岁的高考钉子户,这人一根筋地参加了16年的高考,至今还没考上。初听这个经历,我先有个主观意识跳出来——见过轴人,没见过这么轴的,想上大学想疯了吧?这个意识说实话挺不尊重人家的,不怀好意啊。可能不仅我一个人这样不怀好意吧,毕竟他的行为有点瞎耽误工夫的意思。

    但在节目逐渐争论下,我为开始的念头感到羞愧,这个老男人并不是想象的那种人,必须上大学才安心,考不上就非证明给谁看。不,他有自己的坚持,任凭别人肆意歪曲,他还是态度坚决,并且这个行为完全不耽误生活。这样的人我们没理由贬低人家,反而可敬,因为考大学不是他要达到的目的,而是一种个人喜好。这有什么错吗?

     相反,在场的一些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嘉宾到是很激动,把人家想象的又是炒作,又是功利心,反正意思都是在说“你这样做是错误的”!看到这里我就思考了一下关于“对与错谁来决定”的问题。在很多争论性的节目里都会有这样的现象,站在高处的主持人或有身份的嘉宾,喜欢对站在弱势一面的参与者评判对错,如非你莫属就有这个明显的特点,求职者有什么想法表达出来,坐在下面的BOSS团就开始教育别人“你这样是不对的”。看多了,就觉得这些高高在上者很自以为是,你们凭什么指点别人的选择和想法呢?

    我记得有段日子张绍刚是众矢之的,我在微博也表露过欣赏他的态度,不少人反对。我欣赏他真实,有态度,不虚伪,即使骂他的人多,反而节目更火了,我在IPAD上看某影视在线的点击率是1亿次。但张绍刚的个性是属于他个人的,无法复制,这个舞台也给了他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爱看有些节目就是为了观察人,爱猜测对方的生日,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总能接近。如张绍刚和女海龟闹腾的那阵子,我就猜他的耿直和尖锐与生日缺2和6有关,语速快能说善辩也与3有关。关于2和6这点比较容易判断,怕得罪人的人都是2和6比较全的人,这我前几篇写过了,平衡和同理心是2和6方式,所以才叫和平线。

     有和平线太怕与人冲突了,即使有一针见血的个性,也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和自尊。我就有2和6,很清楚根本做不到在人前跟小针一样去扎人,能给别人余地,但只要不在人前,我都可以唰唰地犀利带刀。而生日图里没有2和6的人,那是完全不会在乎和平的,我就是看不惯你了!我就要点你的痛楚!我主观地想改变你!我太烦你了忍无可忍!如果有7的话更是如此,一眼就看出对方在装在说假话,张绍刚就是这样的人,除了我没确定是命数3还是命数1,我猜对了一多半,他生日是1978年10月13日,命数3,3个3,3个1,2个7,缺256。既有老师的说教,也有很强的洞察力,当然也是朴实与狡黠的综合体。

    同样犀利的主持还有金星,但你们发现没,金星虽然直言不讳,同样尖锐,但她擅长以理服人,大实话讲道理,而张绍刚只说结论。她的支持者多过反对者,除了官方会有些偏见,网民大多都是欣赏她的。为什么呢?金星有6,无2,35/8,能流露出来能量大这个信息,包括坚定和自信,有为他人洗脑的能力。而张绍刚就少了金星这部分特点,那些尖锐来的太猛,太刺耳了。所以褒贬不一争议更大。我看过很多期非你莫属,他可爱也在这里,连那些老板也捎带挤兑一下,完全不给人面子。所以我说,欣赏张绍刚的真实,很难得。只要你理解他的天性,没有对与错之分,反而会觉得独特。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遇到喜欢的人,和自己一样观念和生活方式,就会赞赏,也就是“对的",遇到不喜欢的人,各种行为和思维逻辑都不符自己标准的,就被批判为“错的”。怎么说,都是占自己的角度来看对与错的。可谁是真正的对呢?这很难判断。

    不少人都爱自我反省,我这样很不对,朋友那样很不对,然后要么不停地检讨好几年,要么就为所谓有错的朋友操心着急。这样的人是非常闹心的,活的累,别人听了也觉得累。

    我个人有个观点可供参考,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假如这件事你做对了,但很不开心,很纠结,那一定是错的,如按父母意愿找了个符合条件的爱人,可你们彼此互不欣赏,这就是错的,你自己不舒坦啊,早晚要出大事儿;假如这件事属于大众认为错的范围,但你做的很坦然很开心,那就是对的。如开始说的高考钉子户大哥,他自己很情愿很有兴趣很执着,怎么就错了呢?人家乐意,和一根筋喜欢吃臭豆腐那口儿一个意思,嘴再臭谁都管不着,别人少用常理标准衡量人家。

     我曾经就是对错分明的人,我喜欢就对,我讨厌就错。是数字教给我每个人都有很个人的天性和阅历,这些组成了各种不同的的处世方式和观念。用对与错去判断自己和别人都是非常浅薄的。诚心诚心地建议大家,不要随便判断对与错,保持你的个人喜好和态度都没问题,坚持你的古怪逻辑也没问题,就是别自做多情地当救世主去劝别人做个正确的人。

   

    题外话:我补充句关于数字的问题,偶有人会质疑我,为什么有的数字书和你写的不一样,为什么某个开生命数字课的老师和你的计算法不一样,观点也不一样?哎,动动脑子好不好,人家有权利那样理解,我也有权利这样理解,但哪个正确哪个错误,就靠自己的分辨力了,别盲目地跟随,没人是真理,只有吻合你的频率才可能说到心坎里。我在《生命数字密码》书里写过这句,给这类人参考:

    数字之道也是统计学,最好的办法就是验证,这本书所写不过是给你一个启发,在启发后还需要你亲自去证实。不要急于否定,也不要言听计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