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尊重才有爱

(2012-02-27 00:30:20)
标签:

尊重

父母

孩子

杂谈

       我家昨天来一小女孩,不到2岁。这孩子特别逗,手里必须抓点什么东西,对周围的任何物件都好奇的不行,一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虽然还走不利落,精神头特别大。尤其是几个人围着她的时候,孩子笑得最开心,一旦没人理了,就要找她妈妈吃奶。其实我看她吃奶是个幌子,主要是寻求关注,特别怕被冷落。她还爱“说话”,用奇怪的外星语言啊啊啊地絮叨,自言自语,我要跟她说话,她就用这种外语回话,特别话痨。

    了解点数字的都猜到了吧,这孩子与3有关,生日是2010年12月30日。

    看这年月日的三个阶段,都是3的命数9。难怪孩子是多动的,那两只眼睛特别有灵气儿。我跟她妈妈说,多夸奖她吧,你说什么她都能听明白。她妈说,是啊,有次说了她几句,就发脾气了,怎么哄都不好。千万别低估孩子的智商,孩子从婴儿开始就能察言观色了,只是他们表达不出来而已,感觉比成人更灵敏更直接。你对他们什么态度,什么想法,孩子都能接收到这些信息。

     当了父母的都知道教育孩子是最大难题,难度并不是养育,而是怎么能去理解孩子要什么,想什么,是怎么样的一个性情。但大多父母都会有个主观立场,就是站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孩子,比如前面说的小朋友,多动,那好静的父母就会觉得怎么不能安静会儿呢?难免就会要求孩子,别动了!你这样是不对的。还有的孩子特别闷,从小就害羞,比如没456的,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的能力天生不自如,假如当父母的觉得这样不好,那也会让这孩子感觉到“我很差劲”。不自如是不擅长的那部分,假如能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不要求他必须擅长,有些能力是无法后天培养的,但这些不自如,也是孩子要面对和经历的成长。游戏太简单不好玩,有点难度才有盼头。

    今还有个没369连线的跟我说,他上课理解问题要慢一拍,别人可能当时就懂了,他需要多想一阵子,他为这个懊恼,也就是少了机敏的灵气。这叫我想起上学的时候,老师都喜欢反应快的孩子,一提问就举手,回答正确,老师很满意,对那些所谓“迟钝”的孩子就有歧视。不仅仅是我那个时代的老师有这样的喜好,现在的老师也一样的,照样喜欢机灵的。可这样的态度,那些“迟钝”的孩子就认为自己很笨,不自信也就是被这“迟钝”给树立起来了。

    迟钝不代表笨蛋,有3的理解一个事立杆见影,但也会浮在表面,回答对了就不去想深刻的层面了,得到掌声就算大功告成。而没3的虽然慢一拍,可慢工出细活,一旦想明白,比有3的持续而扎实。任何数字没有的,或有的,都各有自己的方式,只是固有思维不允许差异性,一旦不符合标准就被批评和歧视。

     我有一朋友没3,她每次跟33/6的领导汇报工作都紧张,开始总怀疑自己做不好,这领导也是要求琐碎,必须早请示晚汇报才塌实。其实我理解,这朋友做事非常周到,安排工作也是很细致,不会出错的,但这领导总不满意,还会用脾气脸色表达不爽。这位领导就是典型的以自己的方式来要求别人,也不管别人是不是愿意接受这些方式。尤其是生日中数字7特征明显的,爱控制别人的思想,爱把别人当傻子。还有位命数7指点我怎么写博客,说我可以写的更好一点,我直接告诉他:“人的方式不同,不用建议别人怎么做,不然很讨厌。”

     强加别人自己的需要是非常讨厌的,是自以为是的干涉和侵犯。成人对成人如此,父母对孩子更是如此,假如从小到大一直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孩子体会的不是爱,而是讨厌。性格内敛的孩子,不会反抗,但心里会和父母保持距离,会自我贬低,性格有攻击性的会直接对着干,或者干脆反过来要求父母按自己的意思做,相互僵持。你爱孩子么?爱的话,多问问他们想做什么,想怎么做,尊重天性的意思就是不侵犯孩子的意愿和方式,给他们机会按自己的来。(现在做了父母的人也曾是孩子,也很清楚被侵犯意愿有多难受,可一换自己身上就重复运作了。)

      尊重别人是一种极强的爱心催化剂,自卑也与不被尊重有关,有的人还到处找原因,找改善的办法,结果白忙一场。我说个故事,有个人人缘很不好,爱讨好上司,素质低,竟出现丢人现眼的举动,而且还小心眼,是他们单位毛病最多的人。旁人也不待见他,都当笑柄了。有次,一个同事跟他出差,本以为去外地同事不会搭理他,公事之外各干各的事,谁知那位同事吃饭的时候叫他一起去,出去会朋友也带着他,还跟别人郑重介绍他,那一天他特别开心,而且表现的素质很好,彬彬有礼,还有绅士风度,简直变了一个人。他这位同事就是我一位朋友,她说的时候,我就想到,尊重别人也是爱心,哪怕是一点点,毕竟这人平日太少尊重了,也许从父母家庭开始就没有被尊重过。

      给予孩子些尊重,比说教一百遍管用。给朋友和爱人些尊重,允许别人有自己的方式,你会得到更多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