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觉在先,信心在后

(2009-02-11 05:30:15)
标签:

直觉

信心

个人能量

杂谈

      关于直觉个话题我早就想写写了,但这阵子写的东西过多,突然就组织不起来了。直到前天收到LIJUN的信,我才觉得必须得说说。
    LIJUN的信是这样写的: 
     刚看了你博客上最新的文章,太有共鸣了,我当时看完他(刘谦)的表演后第一感觉就是他有特异功能,在看过零极限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的意念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可以用它做成任何事情,能量强的人做空间移物这种事是完全不费力气的,就像人们说修炼瑜伽或其他气功到一定境界人可以升到空中一样,都是这个道理。而且零极限里还阐述了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你在博客中所说的直觉先于思想,他颠覆了一些秘密中所说的原理,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先要有一个想法或愿望,然后调整频率就可以得到结果,但是直觉其实是在想法前面产生的,即你的想法是由直觉得来的,也就是灵感,当你把自己归零灵感才能出现,奇迹才会发生。
   我觉得所有想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的人都值得去看看零极限这本书,这里提到的夏威夷疗法的大师慧林博士可以在不和病人见面的情况下将病人治愈。令人惊喜的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后试着将自己归零去解决我一个朋友的抑郁情绪,两天后她跟我说她自己不知不觉地突然想开了,不知道是他自己解决了还是真是我的归零起了作用,所以我要继续试验下去。
    LIJUN的意思重点不是在刘谦上,而是关于直觉意念对人的影响比想法更重要。她推荐我看《零极限》这本书,但好象目前没有卖的,只有电子版,我看了几个片段,相当于是在挖掘《秘密》吸引力法则的真相,为什么我们会吸引来好的与坏的运气呢?你的信心从哪儿来?桃花烧同学其实春节前就跟我探讨过这个问题:
     “我和《秘密》里有一个相反的观点,它认为是宇宙的力量在帮助我们,我觉得恰恰相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不存在假如很多人都在运用吸引力定律的话,资源不够的问题,我们消费的是自己,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但是因为人的不同,这种力量也是不同的。这和自己的能量,状态,还有某些说不清的东西有关系,比如说天赋之类。”
    我觉得她们俩说的非常好,但有一点我得说明下,我也是后来看了“秘密”的真正作者罗伯特·柯里尔的〈秘密2〉和〈秘密3〉后感觉到的。〈秘密〉的记录片因为重点目的是励志上,加上影片要在短时间快速说服大众,所以有很多深层的意思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不知是剪接的问题还是作者拜恩自己的问题。这记录片确实扣人心弦,很多人看了热血沸腾,但假如叫你去读“秘密”的罗伯特·柯里尔的〈秘密〉(拜恩看过的那书),就难有这么强烈的反应,那是需要静读的心灵挖掘,不是每个人都看得下去的。所以,秘密记录片的好处是直接容易接受,但没说透的地方就在于思想和直觉的次序。
      这个次序我也给忽视了,当时我写的感受都有个大错误,把“想”放在了前面,其实仔细回忆下,很多事我是直觉在先的,不管好的坏的,那直觉挥之不去的时候才会有所实现。就象我在京物门写过次手记,说与买家打交道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对方会不会找事儿或出什么问题,有的人一说话,我就预感到“收到东西”会有问题。假如把这个归类到我想的是负面是不对的。我一朋友前几天跟我说家庭烦恼,她反复问我,你说我会离婚吗?这个就是她的直觉,按吸引力法则看,“我不想离婚”,其实潜意识就是“我想离婚”。直觉在先啊,只要你闪现什么样的直觉,就会把它吸引过来,假如这念头无法说服它消失,那就会现实的。
    还有个故事,小葛过年前回家买票的事。他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买到票,似乎也没什么信心,第三次去买的时候,他说:我买车票前一个小时特别感觉自己买到了,预感,结果就是买到了,我看到售票员的表情就知道有票果然第三次,他不仅给自己买了回家的票,也帮同事买到了。预感就是直觉,直觉在先才是信心的关键。
    我发〈秘密〉视频那阵子,不少人给我写信给我在旺旺留言,说受到鼓舞,假如我都组织到一起就是“大决心表白”。很多人也确实比以前有了些生活的信心,但没过多久就有人跟我说,我怎么还是那样呢?信心在减少,也许我领悟能力太差?这就也许就和个人能量有关了。有的人给自己鼓劲,“我要如何”,也似乎有所行动,可看起来又成了一个梦想,根本难以实现。这就是关键问题,你没有感觉到自己真的“能如何”?假如缺乏灵感,缺乏内心的力量,自我怀疑依旧存在,于是,信心就成了外在的假象,是强迫自己的。假如你给自己个信念是赚100万,你预感到了你真的会有吗?这太重要了。
       有的人天生直觉特别好,但没用在正地方,也会逃避直觉。不相信你的直觉也是一大问题,毕竟我们的传统教育从没肯定过直觉是可靠的,从你父母,你爷爷奶奶那就没人知道直觉是干什么的。这样的话,直觉被否定的时候太多了。有的人在最落魄的时候都能坚信自己会成功的,这感觉说给谁听都不信,因为听者的逻辑惯性就是:我看不到就是不可能。
      桃花烧有句话说的特别到位:因为人的不同,这种力量也是不同的。这和自己的能量,状态,还有某些说不清的东西有关系,比如说天赋之类。
   鲨鱼在1500米之外就能“感觉”到猎物的存在,它可以感知极其微弱的电场,如动物细胞接触海水时产生的电场,所以鲨鱼在海底称霸不仅仅是身体庞大,而是有敏锐的第六感帮忙,有先知先觉的天分。
    所有励志的东西都可以鼓舞人,但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力量。
 
 
关于直觉力的六个特征:
  1、直接性,即主体不通过一步步的分析过程而直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是直觉思维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
  2、快速性,指思维的结果产生得很迅速,这种快速性以致思维者对所进行的过程无法作出逻辑的解释;
  3、跳跃性,在认知过程中,分析思维是以常规的方式按步骤展现的,而直觉思维一旦出现,便摆脱了原先常规的束缚,从而产生认知过程的急速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
  4、个体性,它与思维者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品质相联系,表现出直觉的个体特征;
  5、坚信感,主体以直觉方式得出结论时,理智清楚,意识明确,这使直觉有别于冲动性行为,主体对直觉结果的正确性或真理性具有本能的信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进一步分析加工和实验验证的必要性);
  6、或然性,非逻辑思维是非必然的,有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表现出直觉思维的局限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