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老鼠

(2008-12-26 07:41:03)
标签:

育儿

教育

情感

真实

      “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老鼠”,是位家长形容孩子的话,就是说这个小孩儿,在家和在学校反差很大,简直不是一个人。刚好昨天晚上我一位老友给我打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起因就是她儿子也有同样的问题:“他在家特别活跃,可在幼儿园就成了孤僻小孩儿,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他躲一边看,不参与,特别反常。她到幼儿园和老师交流了下,老师认为这孩子不合群,冷漠,不活泼,她说孩子在家完全正相反,两人说的好象不是一个孩子。开始我和这朋友还猜测孩子是不是早熟,看那些同龄的小朋友幼稚,融入不进去?不对吧,2岁多的小孩子怎么有这么高的分析能力呢?而形容孩子“ 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老鼠”的家长,描述的和我这朋友也差不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真的有性格缺陷?

      我突然想到看过的一篇文章,老外写的,标题是《觉得奶奶好》,开头是这样写的:我们一向受到的训练是,什么都要说“好”,但结果常常是“不好”。有位害羞的年轻女子,姑且让我称呼她为艾米丽吧!艾米丽告诉我,她担心实际上自己有颗黑色的心。问题出在艾米丽毫不在乎她的奶奶就要死去这件事,“除了我以外,每个人都认为奶奶实在太好了,而我却必须伪装。”艾米丽清楚地记得5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突然对着奶奶大吼大叫,说奶奶是个刻薄惹人讨厌的老太婆。“我妈妈抓住我,不断摇我,连我的眼睛都被摇得疼了起来”艾米丽说道。接着我妈说,你只能觉得奶奶好,其他没的讲。正因为如此,其后的25年,艾米丽觉得自己很糟糕,对其他事都没太大的感觉。她内在历程是这样的:奶奶是很好是唯一可以觉得好的事,但自己不觉得奶奶好在哪里,自己是错的,有颗黑色的心。

     象文章中艾米丽的心情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你不许这样想,你不许哭,好孩子不能这样,你不爱学习功课就没前程,你不圆滑处世就是错的,你喜欢大家都认为不好的人更是错的。这样的话听多了,会有两种表现,要么乖乖地把自己伪装起来,如艾米丽那样“我不能表达真实的想法”,要么就是问题孩子,反抗,我偏不!前一种表现基本能得到家长和大家的认可,因为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后一种叫无可救药,不听话,没出息,严重的就被划为“坏”的行列,很难得到鼓励。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纯净的,能量相同,但在教育和接受经验的过程中,强加的大众需求越多他就会随之减少能量。不许,不能,不可以,这些束缚多了,孩子从小会不真实,明明想表达自己的态度,就因为家长老师不喜欢,是禁止的,只能改变路数,撒谎欺骗。为了得到一句“真乖”或者“好孩子”的鼓励,违背自己的真实所想。这样习惯成自然,成年后不自觉地就成了虚伪的人,想办法迎合,不然就自卑,觉得“我不好”。社会的普及教育是不够人性化的,学校的那种大拨轰的教育方式压抑了无数有自我有个性的孩子,我那朋友的小孩仅仅是在幼儿园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老师希望孩子和大家一起玩,但从不会问问孩子“你是不是愿意玩这个游戏”,一切都是强制的。

    那位“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老鼠”的小朋友也一样的,因为有妈妈的爱,所以在家要放松很多,真实很多,出了门就要跟自己做斗争了,不得不变成另一个人,因为年纪小不知道如何伪装,只能把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以上说的两个孩子,在性格上都是比较有独立倾向的,并不是听之任之的孩子,我看过他们的生日,同样都是自主型的,假如属于听话型的,就是另一个局面了,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两面性。另外,还有个问题,这两个孩子命盘都有天秤这个星座,一个上升天秤,一个水星金星天秤。这本就是非常在乎外界看法的星座,会下意识地“不真实”。

    性格决定了表现方式,外界的大众需求只是风,风随时要吹,改变不了,只是人这棵树动与不动就与自身有关了。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明明性格刚强,非说自己很软弱,明明是个脆弱的人,可外在看来又坚不可摧,都与童年接受的诱导有关。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也会带到恋爱婚姻中来,不少主导意识强的女子总是误以为自己是需要呵护需要依靠的,于是找男人的标准就是“他要强过我”,大众标准也是这样要求的,可相处了才知道强强相碰两败俱伤,关键不是强接受不了强,而是有一个人的表现始终不统一,是戴着面具的。

    所有的不真实都难得到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