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标题一直在我脑子里转悠,不得不叨咕下这个非常不混蛋的逻辑。
都知道文人清高,恃才者清高,还有莫名其妙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清高,别看这个时代的环境都在为钱忙活,可清高的人依旧大把。清高最明显的状态就是不屑为钱去奋斗,有那么点小理想,也不乐意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少清高的人都爱说,我不看重金钱。确实,清高的人都不实际,不想把自己那点青春和自尊奉献给“为了生活我四处奔波”上,再清高点儿,还会鄙视那些关心工资涨了没,为买房子买车玩命的人。看不起,价值观区别大了。可我不得不说,清高的人其实更爱钱,更需要钱,只不过这类人不敢正视这个问题。
我拿做音乐的这帮人分析下,喜欢音乐已经是高于生活的精神享受了(我说的音乐不是流行口水),假如有这个天分拿这行当职业的话,那更是要靠精神支撑,和大众的生活有很大距离。他们不会去上班,不会去为钱忙碌,也很难接受世俗的要求。当年北京树村还存在的时候,那里住着一大帮音乐青年,他们长年没钱,但个个有神采飞扬,精神上是极乐的,从没意识到务实是个什么东西。只是有个问题,可能谁都没想过,可以吃方便面,可以喝凉水,也可以住很便宜简陋的房子,可乐器不能次,玩吉他梦想买Gibson
,一把就上万块,鼓手有了知音镲片才觉得有了好武器,可一套还是上万,贝斯手稀罕Warwick,也是上万,都是世界高端乐器品牌,这些不需要钱么?反而更需要钱来满足这些小的欲望。假如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儿,那更要命,什么好乐器都要买回家,这可不亚于老百姓买房子买车呀。现在电脑音乐又普及了,做音乐的电脑可要求高,声卡内存都要高端,这又是钱。所以,目前各奔东西的树村“居民”们,大多都明白了钱的重要,当然也有那不开窍的还在穷混,音乐做不成(物质压力下很难上升到精神上去的),身段还是放不下,向往的玩意买不起,依旧那自我挣扎,不知道往哪去。
清高的人都带有自我欺骗,一提钱先抵挡,“我可不爱钱啊”,可对生活的要求都很高。我在淘宝就能感受到,有人问我,那个什么什么真好,就是太贵,然后我推荐其他价格低的,对方看不上,说就喜欢那个贵的,好一顿鄙视我推荐的便宜货,清高得很,可惜又没钱买品质高的。清高就意味着眼光高,那就更需要好东西让自己满意,假如没钱撑着的话,抱怨心是有的,自卑感更强。所以说,经常会有这样的状况,清高的人看着很自傲,实际内心又很自卑,很难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需要。
有个有趣的现象,名字带金的人基本都是清高的人(如7、8、17、18、27、28等),但问我名字的时候都会关心财运,即使不直接表示关心,也会侧面地问下,可给别人的印象都是不屑实际的。其实,这类人对生活水准要求都不低,很在意生活质量。我还是拿自己个儿说事儿,我名金多,清高了几十年了,我现在终于清楚我要的生活是高水准的,尤其对在意的东西那是绝对不能凑合。我养猫,要给它们吃最好的皇家猫粮和妙鲜包,差的宠物食品我不会给猫吃的,它们也就活个十几年应该有最好的待遇;我喜欢工艺品,这都是“没用的奢侈品”,饭都吃不上是没那个闲情摆着赏心悦目的;我看不上普通的楼房,因为没花园太憋屈,猫没法晒太阳,有花园的那叫别墅,价格比几十万的住宅贵太多倍。。。。。。
有个姑娘总找我聊天,她喜欢有味道高品质的工艺品,而且能说得条条是道,很有眼光很懂生活,可她说自己没钱,也不想为赚钱太费神,很不喜欢同学毕业就马上为生活奔波的劳碌劲儿。有次她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我终于攒够钱了,找你买个BLUE
SKY。其实那玩意也就一百多块,但对她来说是需要攒的。我想,假如她有很多钱的话一定非常懂得支配这些钱,活得非常开心,毕竟她有这个眼光。
华裔音乐家苏聪说:如今很多中国人的确收入很高,却不知应该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他们没有看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我到觉得清高的人大多很懂得支配自己的财富,懂得生活的内涵和意义,就是欠缺点实际的行动力,如果能放下你清高的架子,从云里落到地面就清楚自己真的离“高”不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