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有很多传统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你说我是现代青年,新潮的狠,你说我不喜欢老套的规矩,烦着呢,可到了一件事上就抓瞎,就是这个亲朋结婚随份子。
最近小那谁和他的几个朋友被随份子搞的有点被动,原因是他们共同的朋友要结婚了,婚礼隆重,要求他们必须到场参加。这话一出,哥几个开始还开玩笑,说,到时候我送你什么什么礼物,可那位准新郎笑不做答。几位就明白了,人家不想要礼物,要随份子。可几位都是反传统的标兵,从不乐意参与这些陋习,但人情磨不开,不送还失礼,毕竟这结婚的哥们,从父母到媳妇家人都是相当保守传统的人。不随这个俗的话,估计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于是,给多少钱成了大难题。随份子这个事儿最难的不是给钱,是给多少。任何被通知参加婚礼的人都为这个头大过,用一个朋友的话说:谁告诉我要结婚了,我马上觉得要交罚单了。还有位说,给多少合适呀?200太少,500起步?关系要再近点就非千元以上拿不出手了,物价在涨,份子也在涨。其实任何人都不乐意随份子,给的时候爽快又真诚,可谁心疼谁知道。有回一个上班族姑娘跟我说,这个月我要吃方便面啦,同学朋友同事赶上5个结婚的,这一给就2千块出去了,只能委屈自己节约闹革命了。礼尚往来本来就不是发自内心地祝贺,全为个面子在努力应酬。
小那谁说,他父母随了一辈子份子了,这个亲戚结婚要给,那个邻居结婚要给,没完没了,撒出去的钱几万块都有了。他要是不结婚大办,他父母的份子都收不回来了,这样看,不大办还不成了。老那谁说,我随了不少份子了,等我结婚叫他们都吐回来。看来,随份子就是还来还去,你给我,我给你,没个头儿。
我一直最反感的就是这些习俗,很虚伪,明明都在发愁,可面子上都表示“我很乐意给”。我还最讨厌拿结婚赚钱的,认识对男女,结婚大办前没钱,两人正愁上那弄笔钱去,结果上策就是大办婚礼。两人从家乡回来立马富裕了,亲戚朋友哪家都要随上千块,这回好,赚了一大笔,又够奢侈一阵子了。还有位同志,结婚前忙着置办家用,买个床就几万,问,干吗这么破费呀,你收入还达不到这个水准呢?人家说,不怕,婚礼后就给报销了。
大办婚礼其实是件麻烦别人的事,你一通知,对方准发愁,因为下意识地就知道要随份子了,结婚是自己的事儿,为什么不低调点呢?也为别人着想下,这样得到的才是真心的祝贺。要么参考下国外习俗,新人需要什么物件列个单子,朋友亲戚认领送礼物,这样实用又不为难别人。
小那谁某晚和几个朋友打不完的电话通气,就是在问:咱到底给多少合适? 这事我怎么觉得那么象给灾区人民捐款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