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歌手曾在博写过这样的话:“今天在超市买东西,收银的大姐认出了我,问你不是唱那个什么歌的吗?叫我很不好意思。”其实,她这话是撒谎的,因为她不但没有一点名气,而且唱过的歌也没人知道,压根没流行过,怎么可能会被商店的服务人员会认出呢?无非是她的一个想象。出名对有些人来说,真是种向往。
也有人说,我只要有钱就很幸福了,出名干吗呢?在“没有”或“不可能”的时候,要求都很低,但人的天性就是要被人肯定的,这个没办法,一旦有了机会和平台,想平淡就没那么容易了。
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投资人都是与文艺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家,我做记者的时候接触过这些人,我给他们的评价就两个字“土鳖”。这些人非常有钱,可钱买不来品位,也买不来文化,干着急。于是就必须拿钱砸点被人肯定,我觉得他们特蠢,投资上千万给部电影电视剧,最后字幕上的那一小行投资公司或个人的名号,观众根本不看,那些钱跟打水漂没什么区别。
有次单位安排我去给一个著名衣服品牌的老板拍照,此人四十开外,读到小学5年级,年轻时当过苦力,小工,伙计,什么都干过,家里穷得很,造就了他一身的骨气,然后从小作坊做起发展成大公司,成了大老板。他说一直向往文化圈,对这圈子里的人佩服得很,现在有钱了,就想投资影视业,为艺术事业做贡献。
我跟他聊了会,开始他端着,猛往外蹦官腔,动不动就做贡献,后来同去一位领导说我会看名字,他特信命,也不端着了。我说他就是想出名,他当着人否定,说,不不不,我在我们那个城市很有名,没必要图名啊。我偷着小声反驳他,那是你们那小城市,市长比你有名吧,可谁知道啊,你要不为出名,干吗来北京投资呢?你们市里不就有拍电视剧的么?还能少花点钱,投资这样的戏可贵着呢。后来他就笑了,说我太不给人面子。这人财富得到了,但缺少成就感,也不满足于身边人的仰慕恭敬,他要的是被“文化艺术中心”认可。后来,他的钱真的打了水漂,名没落着,那戏后来也没火成,成全了一帮导演制片肥了自己。
还有个台湾来的女的也这样,很多年前的事儿。这女子在台湾开饭店的,年轻时候是喜欢文艺,但由于家穷,没有机会实现梦想,就去做了生意。攒够了一千多万人民币就来了北京,想为“影视做贡献”,找了个不靠谱的导演,跟骗子也差不多了,蒙她投资个千万拍个大戏。发布会我去了,我和一些认识的记者看得来气,那披头散发的导演明显是个爱虚荣的人,还自称诗人,把这没影儿的戏吹得山响,什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那钱肯定也成泡影了,因为那片子再没动静。
有钱的人如果被成就感这个东西控制了,一没头脑就成了不高兴,很容易被骗,谁叫他们压根就不是这个道上的人,做生意精明,可掺和文艺太单纯。
已经有名的,在满足了成名欲后,要是没收获到钱,那也是难受的事儿。那些网络红人,别看现在还折腾得紧,可实际收获非常少,算是有名无利。这些人不管是装疯还是卖傻,反正豁出去了,自尊也不要了,只求别人记住名。有两个网络红人都给我写过信,问财运,她们太关心财运了,说没钱。平日新闻再多也没一毛钱收,做个节目无非也就一千块以内的价码,生出的这些不平衡都横着走了,媒体们利用她们丰富了版面,其实说来,她们还不如卖身落个实惠。你以为他们都傻啊,每天遭人数落、鄙视,不就为了被人关注么,可收获远远不能成正比,上班没人敢要这号人,老板们谁敢养奶奶啊,实际本事又不够,混得挺难的,还号称也是有助理的人哪。
穷名人和富大款,一个要钱,一个要名,一路货色,在这种欲望下,人会变成傻比,永远都不知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