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动我们:最平凡残疾人的美丽人生

(2011-01-29 10:15:18)
标签:

张婕

吉林省

张中良

杜顺

残疾教师

文化

分类: 分享感动

   著名作家史铁生曾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但有时,残疾也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美丽。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身体虽然有残缺,但生命却不能留下遗憾和悔恨。残疾者的心灵我们很难了解,但他们平凡而美丽的故事,他们坚持而执着的勇气,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下面的几个故事的主人公会告诉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学会奉献,能带给像他们自己一样所有不幸者最宽大的安慰。

                   残疾教师撑起山村学校 30年无工资教出30大学生

                        http://p4.img.cctvpic.com/20110127/images/1296118811621_1296118811621_r.jpg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不到500人的小村庄——— 赵村乡堂沟村。近些年,这个偏僻落后的山村先后走出了近30名大学生,在当地乡亲的眼中,这全靠独自一人撑起一所学校30年的代课老师任宗毓。任宗毓幼时罹患小儿麻痹,右腿几乎不能行走,然而他却以残疾之躯,拿着每月不到300元的薪水,在大山深处默默奉献、教书育人。

 

                        残疾夫妇收养10个流浪儿 用美式理念教育

                            http://p4.img.cctvpic.com/20110127/images/1296118861131_1296118861131_r.jpg

   在外人眼中,他们绝对是一对很奇特的夫妻。丈夫张中良身体严重残疾,根本无法挺直脊背,而妻子阿娥健康靓丽,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对夫妻竟然有11个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2岁,其中10个是他们5年来领养的一群流浪儿童。这是一个“巨大”的家庭,与爱同行,感恩彼此,他们身上散发着美好的人性光辉。

租的是当地村民的房子,3层楼房每月租金1200元。虽然地处乡下,家里却井井有条,朴素干净。张中良阿娥现在都没有工作。

  除了长子永信,家中其他的孩子都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样子,所有的孩子接受的都是张中良与阿娥提供的家庭教育。刚刚为孩子请了老师,教语文、数学、英语,还有钢琴、画画之类的艺术课。虽然大部分孩子都到了或者超过上学年龄,但是张中良与阿娥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最适合孩子的特点。“因为收养来的孩子都在社会上‘混’了很多年,我们非常注意孩子的品格教育,这显然是最重要的。”

  张中良与阿娥都没有工作,维持这样一个大家庭月开销万元左右。“先是靠两人的积蓄,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不时有资助才能维持,家里的大妈就是义务前来帮忙的,她长期住在这里,给孩子们做饭。”

  吃的东西不是太多,晚饭只有一个素菜,爸爸妈妈与11个儿女,还有大妈,每人的饭菜都一样。不过对于物质生活,阿娥一点不担心,“午饭我们会有肉,只要能保证营养就行,广州这么大,即便是捡垃圾也能养活这个家,再不然,让爸爸带着女儿们上街弹吉他,也能养活这一家子人。”他们唯一担心的是,自己是否有足够好的品格影响自己的孩子们。

                           残疾教师坐轮椅授课5年梦想为学生办书屋

                      http://p4.img.cctvpic.com/20110127/images/1296118961176_1296118961176_r.jpg

   46岁的杜顺是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永升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94年,他突患“脊髓空洞症”,无法正常行走。而为了全班13名学生,他已经坐着轮椅在三尺讲台上坚守了5年。杜顺的先进事迹被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也因此先后获得2009年度“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光荣称号。

杜顺所在的村小有30多名学生,仅有4名教师。这样的情况下,杜顺既当班主任,又要兼科任教师。他不仅教语文、数学,还主动兼任了科学、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因杜顺曾教过除英语以外小学开设的所有学科,所以对他来说,每天上课最大的困难不是教学能力,而是如何进入教室。

  由于长期跪在炕上写教案,杜顺的右胳膊肘关节被磨破感染化脓,最后骨头都露了出来,令人触目惊心。但是,一想到学生,一想到身为教师的职责,杜顺就会充满干劲:“教案必须认真写,敷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都是愧对我的学生。”

  杜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给村小的孩子们办一个书屋,帮助孩子们扩宽知识面,“农村孩子接触的书籍太少了。我还要买几张英语光盘在书屋里给孩子们放,帮他们提高口语水平。”

                        母亲12年风雨无阻背残疾女儿上学

                     http://p4.img.cctvpic.com/20110127/images/1296118984036_1296118984036_r.jpg
    武汉市江夏区实验中学双腿截瘫女孩张婕高考考了480分,能上三本,但她在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这个决定让背了她12年的母亲感到十分意外:“她一直告诉我,自己身体有残疾,需要学习更多知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她为什么就这样放弃了呢?”

  12年前那场车祸令李娟记忆犹新:一天中午,她放学回家,吃过午饭经过107国道时,被一辆外地货车撞上。那时她才7岁,就失去了双腿。张婕的父亲在家种田养家糊口,背着张婕去上学的重任就落在妈妈李娟头上。她下课时背女儿上厕所,放学背她去吃饭、休息,这样已经坚持了12年。张婕看到,母亲一年年消瘦下去,背也弯了,背她时越发吃力。

  由于家离学校有大约40公里路程,李娟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屋陪着女儿。学校了解到张婕家庭状况后,不仅免除张婕3年的学杂费,还给李娟在学校超市安排了一份工作。

  张婕告诉母亲,三本的学费太高,就算去念高职高专,也需要母亲继续陪读,她希望母亲在家照顾年幼的弟弟,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我不希望她哪天背着我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倒下了,我不想再当家里的拖油瓶了。”

  当记者表示可能会有好心人资助她念书时,张婕摇了摇头:“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放弃。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只是一时,不是一世,要‘站’起来必须靠我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