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看《心灵花园》,第一次看到展奋兄很感性的形态。生活中的胡老兄语言幽默,泼辣,性情火热,说话向演讲,很投入的和朋友谈每一件事。极有学养,极有深度。有时候,老兄也很火暴。记得很清楚,911事件刚发生,我在上海和他聊天,其中还有一个过去很受胡兄尊重的朋友,据说是一位“大师”。气氛开始很融洽,话题谈到了911事件,这位“大师”说出了911该炸的观点,胡兄顿时怒火升起,差点掀翻了桌子。从此对这位大师朋友重新有了认识。这件事情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这几年由于我工作的变化,和展奋兄见面的机会少而又少。了解他的办法一是每期必看他的杂志;二是看他的博客上的文章;他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充满可爱的感性。你要不了解胡老兄年龄看这些文章就是像三十岁以下记者的情感抒发。文章中他经历或采访的事情大都是一些社会中无助的人群,我非常理解,作为一个记者,面对今天浮躁的社会能够动了真情去观察和深入实在难得。
很多人认为记者是一个不能冲动,要理智的考虑问题的人,可现实社会就会发生“总理替民工讨工钱”的事情。难道一个十三亿大国的总理不理性吗?一个政治家为对于社会血肉的损失和纯理性精神贫瘠的弥补,身体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原则,把这种内在反应建构成新的认识和反映,这是多么可爱可亲,谁能说总理有失风范呢?
我很欣赏展奋兄的感性,他的文章里和线索中的感性像水那样,灵活多变,赋有无穷的魅力,并包容一切。他另一双眼睛,看到你的心,洞察人的最薄弱的灵魂。他可以靠“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维系自己独有的感性,以丰厚的知识阅历为背景,在感性中又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我想,这就是展奋兄难得的文性和个性。
现在很多人、很多媒体关注的却是“性感”,而忽视了“感性”。你只要浏览网上,几乎所有的网站上都有与“性感”相关连的内容。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一笑。感性是一个可爱的词儿。因为感性一旦隐伏人的身上,人便可爱了。可爱中显现率真,可爱中涌溢激情,可爱中绽放智慧,可爱中随意达观。我们就应倍加的尊重和呵护这样的个性,往往神话是这样的人创造的。感性,我想是与身俱来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敏感,而且这样的敏感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人情的事故而有所递减。反之,丰富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更增添其感性在理性中良性循环之后化成的深刻、睿智、美好。
我认为人都有其感性的一样,可能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有的人外露有的人内敛,有的人敏锐有的人迟钝,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金钱之上等意识埋藏其感性的一面,久而久之这方面的功能就退化直至消失,那么人生会少了很多“美好的感觉”,不免乏味、枯燥,再美的事物在他们面前只是摆设、陈列,他们会感觉为什么现在吃好的没味,穿好的不美,走起路来都是“扑哧扑哧”而非“铿锵铿锵”,说起话来都是那么沉重而非神采飞扬……
因为这样展奋兄才要敢于展露自己感性的一面,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所追求的价值主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