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自省集 |
记者:凤凰泉啤酒有限公司500万买下了你的商标得到了什么?
宋体金:不是买下商标,是买下了“1997”创意及使用权。因为,当时商标还没获准。凤凰泉啤酒有限公司紧追不舍,虽然商标还未获得最后注册,但还是坚持买下了这一注册商标的前期使用权。
“凤凰泉”500万买走“1997”纪念啤酒商标使用权,虽然无法与此后被媒体轰炒近一年的“1997”商标价值等同,但也已经是当时国内最高的一笔无形资产转让买卖,借助“1997”,凤凰泉的知名度直线飙升,声名远扬,身价看涨。
记得,当时,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主办的《华夏酒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国内目前最大一笔概念创意交易成功
据统计,在此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凤凰泉”买走“1997”策划的见报次数高达1000次之多,但是,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误以为500万买走了“1997”啤酒商标的所有权,关于这一细节,媒体含糊的报道是“购买创意”。这其中,或许有对非常专业的《商标法》存在模糊认识的原因,或许是我和“凤凰泉”故意避实就虚。倒是美国的《世界日报》报道很精准。该报《转让无形资产大陆创高价 “一九九七”啤酒商标卖五百万》一文称:一项为纪念香港回归,以一九九七命名的商标使用权和策划方案,今日由徐州汉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五百万人民币高价出售,买主是江苏宿迁凤凰泉啤酒有限公司,此举创下中国大陆转让无形资产的第一项高价记录。据称,“一九九七”纪念酒由徐州汉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意策划、并获得商标注册权,这是该公司宣传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历史重大事件而特别推出的创意活动。宿迁凤凰泉啤酒有限公司得知这一创意后,捷足先登,出巨资购买。该公司董事长王怀举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九九七”酒是一种爱国行动,同时企业也可以借此提高知名度。
凤凰泉在购买“1997”商标使用权后短短半年时间里,就收到2700多万元的定单,这其中有来自香港、菲律宾的著名啤酒代理商,两家公司表示愿意作其在香港方面的代理商。
1995年4月,“凤凰泉”在《人民日报》刊出征集“1997”纪念啤酒瓶贴设计的广告,没想到收到来稿3000多件,上至六七十岁老叟,下至十五六岁少年,有设计成“母亲接住孩子”的,还有设计成“母鸡带小鸡” 的等等。一个涉及民族尊严和自豪感的议题,激发出方方面面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热情。
记者:椐说,你的一个“石破惊天 ” 爆发了一场商标争夺战?
宋体金:是很多的媒体善意的把我和“1997”神话了。1995年10月28日,我如愿从国家商标局拿到了第33类白酒的注册商标。
由于许多报纸对“1997”商标潜在的巨大商机的轰炸式的宣传,提醒了更多领域的企业,大家明白的时候,我已经抢占了这一商机制高点。当时的确有许多家酒厂找到我,希望能够合作开发1997酒。比如安徽古井酒厂、山西汾酒等,香港力奇集团也派人找我,希望买断“1997”白酒的包装和制作权。不找我们的厂家也有,如河北丰润曹雪芹家酒总公司决定生产1997坛特制曹雪芹家酒,拟于1997年7月1日前运抵香港。安徽淮北惠黎酒厂决定推出“港归”纪念酒,并要在中秋节前投放市场。
创意策划“1997”商标之初,我们就准备了一系列宣传推广计划,对这一品牌进行持久的孵化增值,准备在香港回归前一年引爆这一商机,攫取高额回报,但是,“ 1997”就像一块诱人的蛋糕,众食客来势之猛让人始料不及。事实上,“1997”商标注册后,在知识产权缺乏有力保护的市场经济初期,从对这一品牌进行孵化培育到形成产品的过程,恰好给假冒、仿冒、近似商标等不正当竞争提供了牟取暴利的空间。
“凭什么1997这四个数字就是宋体金的 ?!”“这是投机取巧!”声声诘问的背后,一些人开始急不可耐地想让“1997”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