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ohnxw
johnxw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59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2011-04-15 15:33:50)
标签:

彩云之南

红河

城子村

彝族村寨

民俗旅游

古建筑

彝族文化

旅游

分类: 彩云之南红河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城子古村,地处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距县城25公里,属泸西县永宁乡。整个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面积55.59公顷,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又名木荣山),后枕金鼎山,小江河蜿蜒流过。相传彝族白勺部的先民们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叶搭建了二十四间土掌房,住了二十四家人,于是便长久地居住下来,生生不息。明朝成化年间土知府“昂贵”,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衙门,改白勺(城子村旧名)为“永安府”,使这里的土掌房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形成府城格局,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城子古村整个村子,有着600多栋300年前的古民居土掌房群落。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相亲相帮,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其原因不仅在于土掌房冬暖夏凉的实用特色,更在于土掌房建筑的不设防延生了人心的不设防。

    “滇南古村”泸西城子远景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村寨选址有文化:前有水田耕种、后有山坡放养

  
  一间间的平顶土库房,层层叠起,集中连片,美丽壮观。初来乍到时,你一定觉得它不是村庄,而是一座古老神秘的土城堡。古村座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山坡,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又名木荣山),后枕金鼎山。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土掌房依山而建,用泥土筑就平顶,左右相连,上下相通。其中竟有24户人家的屋顶相接,几乎在同水平线上;最具特色的是,下家房顶便是上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层叠最多的有17台,一般都在十台以上。

    随便走进一户农家,都能看到相似的情形:大门两侧是猪厩、牛厩和堆放杂物的小房,从中间的石阶而上,进入正房再至楼上,然后通过楼上的小门到屋顶。由于不少人家的屋顶就是上面一户人家门前的平台(场院),因而可轻而易举地进入另一户人家,加之左右屋顶常常相连或有楼梯相接,又可从场院平台进入另一户人家,直至串完全村。
  远远望去,古村城子的土掌房群落,如堆叠齐整的蜂房,又如硕大无比的台阶;似层层奇巧的梯田,又似质朴古老的布达拉宫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时至今日,国泰民安,城子村土掌房依然存在,这与它的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已无多大关系,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亘古不变的实用价值。首先,建土掌房就地取材,经济实惠。树木山上有,粘土山上有。梁木朽了,换上一根;天阴漏雨,添点新土。花费了不少资金,需要的是力气,“舀不干的井水,使不干的力气”,勤劳的城子村民,永远不会惜力!再说,城子土掌房,最能历经风雨腐蚀,随便哪一所,都能经历三五百年的历史。你看,老寨东头那24间平房,据说是在此立庄科时,用一棵铁锥栗王(又叫小龙树)建盖,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却风采依旧。
  其次,土掌房冬暖夏凉,宜于居住。城子村属低海拔峡谷地带,进入夏季,时至中午,骄阳似火,燥热难当。当你走进土库房,便会感到暑气全消,身心凉爽。而到冬季,民谚说“雪落高山霜落洼”,夜间或清晨,很是寒冷,住在土库房里,毫无寒意,其暖也烘烘。
  第三是能够防火。土掌房单体房中,后墙是山,两侧是土包柱,顶上是土压木,偶有失火,也不会殃及四邻。几百年来,城子村都没有大的火灾记录。
  第四是节约土地。身处半山区的城子农民惜土如金,土掌房依山而建,左右上下相连,合理利用并创造空间,占地不多。如今,飞凤坡60余亩土地上竟住了400多户人家,真是奇迹!
  村人们对土掌房情有独钟 的重要原因是在于土 库 房建筑的 不设防。土掌房群落“家家相连,户户相通” ,千百年来使得城子村民能很好地串连交流,互相帮助,不分彼此,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从而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
  

    走进城子村,来到凤凰山半陂的“将军第”,你会发现,这座全村规模最大的土掌房,大门为木架结构的八角飞檐形,做工非凡,雕刻精细,结构缜密。里面为四合院结构,正房三层,左右厢房两层。在柱头、门楣、窗子,甚至于柱脚石上,都雕龙刻凤,极具汉族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建筑的标本或化石。而且,有这样风格和结构的房屋,在村中有不少。城子土掌房,可以说是彝汉风格的完美结合:外观上是彝族的,而层构和内部结构却是汉族的。这种风格,标志着明、清两代“改土设流”政策带来的民族、文化的融合。它是彝汉民族建筑艺术完美融合的结晶。

  飞凤山顶的建筑是土司衙门,有后衙、大堂、中堂、前厅,红楼碧瓦,宏伟壮丽,雕梁画栋。府衙右侧是官府住户,左侧有宣慰使军辕(实为土知府昂贵兵头衙门)。府衙前左右两边有大小营盘(昂贵驻兵),形成犄角之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土掌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