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是被陷害的吗?
——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玛莉.A.费舍尔
中国独家翻译:Keen Zhang
为迎接2003年杰克逊娈童案审判 特此预先公布本文
本文中文版版权归属于MJCFC
英文版版权归属于《绅士季刊》,1994年10月号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迈克尔真的那样干过吗?
扳倒了一位超级巨星的幕后故事......
后记
1) 1994年1月20日,在庭外和解的新闻发布会上,迈克尔·杰克逊的律师声称实际付给男孩的数目比传说中的2000万美元要低得多。在1995年以及以后所有杰克逊的采访节目中,他也无数次如是说道。
2)稍后,迈克尔·杰克逊声言他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让任何一个孩子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睡进他的卧室。
3)只要有事实证据证明某公民/集体有法律上的犯罪嫌疑,那么国家/州就可以作出刑事立案。而民事法庭立案原则却是:任何一个公民/集体都可以以任何指控将另外一个公民/集体送上法庭,无须事实证据只须原告的指控声明。同时,与刑事法庭相反(刑事法庭上公诉人要反证被告——假定无罪,证明有罪),民事法庭上公诉人则要证明的是被告无罪,假定其有罪。要证明杰克逊无罪是不可能的。因为杰克逊的卧室里没有摄像机也没有第三目击证人。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民事诉讼将会持续远远超过6个月之久。
4) 刑事和民事调查不可避免地将超过数月甚至数年,因为将不只调查杰克逊本人,还将调查数以千计访问过乌有乡的儿童。 有至少30个孩子已经接受了讯问。其中不少孩子被警方审讯的方式是这样的:"不少其他孩子已经承认了,你现在也可以告诉我们一切了吧。"更可怕的讯问是:"杰克逊都已经交代清楚了,那些事情确实发生过。你现在很安全。"对一个孩子是否该采用这种讯问方式应该由精神学家评估证实或控制。但一切问讯的结果是:什么都没发生。
首先,就算是处于这个事件中心的小男孩乔迪·钱德勒自己也没在证词里提到"暴力"或"强暴"的字眼。
第二,任何一个被审讯的孩子都没有受到杰克逊的胁迫,或者出现被强暴后的健忘症和心理情感障碍。但警方却非常渴望再得到一份指控杰克逊 的证词。当然在他们那样的审讯后,这些孩子的精神状态就不得而知了。杰克逊的律师尽力不让迈克尔知道警方是怎样审讯孩子们的。但1993年11月他很快就知道了。几个专家来到杰克逊的住所对他身体的里里外外进行检查,并且拍照。直到迈克尔屈辱地喊到一切该结束了,他才被允许穿上衣服,同时照相机才停止了工作。 因此,当杰克逊决定放弃上庭时,他不只是为自己牺牲了名誉,也是为了那些被调查和将会被调查的孩子们,他们会在整个调查中不堪其扰,而且如果一旦开庭他们将会更受折磨。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迈克尔·杰克逊不仅仅把自己整个生命献给了孩子们,也将知道许多连研究杰克逊的专家都疏忽的事实。比如,在丑闻爆发后,他没有接受任何(世界各地至少3个儿童慈善机构颁发的)荣誉、奖金和奖项以免自己的名字"迈克尔·杰克逊"给那些奖项颁发组织的名声蒙上污点。当时的他被全世界的媒体描绘成一个用金钱收买人心的"恋童恶魔",还是一个逃脱了"正义审判的狡猾罪犯"。至于迈克尔把生病的孩子接来乌有乡帮助他们完成最后一个愿望,或者帮助他们共度难关;至于杰克逊不断地在为儿童事业做出贡献并且是《吉尼斯世界记录》上"支持慈善机构最多的人"之类的事情更是鲜有报道。哪怕在整个杰克逊的官方传记中,也只略微提过一次。1993-1994年,当丑闻爆发后,更没有公众买账。或许这并不是公众的错,因为他们被媒体误导着。而至于媒体这个"公众",则无论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打算知道这一切。但杰克逊默默的慈善事业依然在继续。
5)在对迈克尔·杰克逊体检之前,钱德勒/罗斯曼阵营的侦探厄尼奥·瑞兹奥声称根据乔迪·钱德勒的证词,杰克逊上半身白下半身黑,下腹有斑点。而洛杉矶和圣芭芭拉的法医的检测报告只提及了杰克逊确实有皮肤病白癜风。检测的结果是根据警方在乌有乡的照片取证而来。据一皮肤科专家称,由于白癜风,迈克尔只好以化浓妆补救。用白妆掩盖脸上还没有失去色素的黑点,同时用黑妆补救已经白了的头发、眉毛和睫毛。因此,很明显那男孩的描述是错误的,真实没有化妆的迈克尔绝对不可能半黑半白,他的证词不能吻合。
6)在他一生中,包括93年钱德勒事件时期, 迈克尔·杰克逊从来没有被判定有罪。证据不足——法庭和公诉人的卷宗一直这么说道。洛杉矶和圣芭芭拉的警方和地方检察官在框架和超额预算下运作。尽管美国对此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有数百万的美钞被扔进了这起诉讼;事实上单独一个孩子的指控声明根本不足以将此案升级,更不用说其实至少还需要一个他们永远也没有找到的旁证。经过数月的调查后,结果是一无所获。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加里福利亚州针对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的调查"无果而终的原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