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泥泥泥泥的家游記 |
分类: 东奔西跑 |
終于要進入布達拉宮啦!
不過我們這個團進去之前,還波折了幾下。導游提前把我們帶到了布達拉宮東側的團隊入口處,想讓我們能盡量提前一點進去,這樣的話,往上爬就可以從容一點,不會太累,可是到了入口處,我們卻被攔了下來。
之前我就說到過,參觀布達拉宮很多方面限製都很嚴格,首先是,據說布達拉宮每天接待的游客數就是有限的,我忘了是說兩千人還是三千人。另外,每一個人都必須要上交身份証件,布達拉宮的工作人員會進行分組,我們就是每20個人為一組,一組由導游帶隊一起進入。如果同一旅行團裡面的朋友,沒能被分在同一小組,基本也就沒轍了,聽話乖乖地服從指揮,不然干脆別想參觀了。
我們被攔在門外的時候,艷陽高照,所有人只能躲在僅有的一點點樹陰底下,然后立刻就會有當地人沖過來,開始推銷介紹手裡的物品。墨鏡、陽傘等等,非常齊全,說到墨鏡,還有那種專門為戴框架眼鏡的人準備的那種墨鏡鏡片,只要往眼鏡上面一掛,近視鏡立刻變身近視墨鏡。
當然了,這些推銷的人也是做了功課的,口中振振有詞,最后聽他們介紹的,連眼鏡都能抗疲勞了,我們還真是落伍了……
雖然明知道在這裡推銷的人大多都是賺旅客的錢,其實賣的東西大多不怎么樣,但誰也不用擔心他們的生意會不理想,不然,怎么只見到推銷的人數越來越多呢。
這就是剛才說到的入口處,工作人員拿著身份証,仔細核對名單,一個一個的叫名字領身份証才能進去。
進入這個門口以后,還沒能放松,每個人都要過一道安檢,這裡的安檢應該說怎么也不能同機場的安檢相比了,不過有一個景很可觀,就是在安檢處有一個大盒子,裡面被各種顏色各種形狀各種質地各種出處的打火機填充,可惜我沒照下來,這一大堆打火機,開個店出售也不為過了。
終于進入布達拉宮范圍內了,不過距離參觀內部的入口還有一段距離,這個時候,大家就戴好帽子和墨鏡,舉好相機攝像機,開始蹣跚吧。其實,那裡的台階真的沒有南京中山陵的恐怖,不過,在這樣的缺氧環境下,還是穩穩當當、小心為上。
看看,泥泥不顧形象也要夸張出個pose,以表達攀登的痛苦,那感覺,可真是……
經過一路跋涉,終于到了售票處,看到了么,一張100大洋。
不過這似乎不算什么,聽說有黃牛倒票能夠賣到500元一張,甚至更多。
這是進入內部之前的注意事項告示,上面寫明了,參觀時間限定為一個小時。
導游也有很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在限定時間內將團員帶出,據說將被扣導游証,還有什么亂七八糟的懲罰。不過在導游的帶領下,基本上一個小時時間也差不多剛好了,雖然絕對不可能細致參觀,不過那裡面的環境,已經只能走馬觀花了。我們就遇到過,在某個地方,裡面的工作人員一個勁兒趕人,嘴裡一遍又一遍念叨,看一眼就趕快走了啊!也是,裡面很多道路本來就只夠一人通行,如果都扎堆兒了,反而麻煩了。
西藏這樣的東西很多,當地人也大多會手工編製這樣的東西,掛在門上,不知道有沒有什么典故,至少從美觀的角度來說,還是值得欣賞一下啦。
垃圾筒一。
垃圾筒二。
哈哈,這個沒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就是覺得,裡面連垃圾筒的風格,都似乎很搭,所以給他們一個上鏡的機會嘍。
不過,我個人認為,裡面的很多東西卻並不和諧。老實說這樣的地方,神聖、莊嚴,可是現在卻更多地充斥著功利和商業化色彩,具體細節也就不便多說了,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不過不管怎么說,能夠參觀一下布宮,也算寶貴的經歷了。那些藏傳佛教的具體內容和布宮內部的細節我講不到位,也便不贅述了。有興趣的人,親自走一遭,必然會收獲到你想了解的。
從布宮內部出來,繼續戴好帽子和墨鏡,不過路就好走的多了,在下山的路旁,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東西,他們好象稱其為經幡,是祈求福運升騰的。上面都寫有經文,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掛法都各有不同的意義。下山省力了許多,卻不要忽略了拍照,即便最精彩的環節已經過去,在這樣的高度俯瞰拉薩,還是能拍到不少美景。
告別布達拉宮,也便是完成了旅行內容的一個重點環節,雖然不敢說我此行真正收獲了多少,但至少,布達拉宮,我是感受過了。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