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鹏伟
宋鹏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68
  • 关注人气:3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偿性消费”需理性看待

(2020-03-13 08:26:16)
标签:

时评

财经

杂谈

    昨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调查报告》,调查时间为22531,采取线上调查方式,对21192份有效问卷展开分析研究。近九成受访者会有补偿性消费,约饭、买衣买鞋买包、观影K歌、运动撸铁和外出旅游成为优选。(311《扬子晚报》)

    补偿性消费,也有人说成是更加形象的“报复性消费”,即几个月闷在家中的压抑,需要通过集中消费甚至过度消费来缓解。

    简单说,现在越是不能怎样,疫情过后就越是要怎样。一者,筋骨不能舒展,嘴巴淡出鸟来,出门过过瘾就可以宣泄一下郁闷,也意味着回到了更有安全感的正常生活状态;二来,很多需求本来就有,譬如购物、观影、旅游,只是被积攒起来,一旦不再担心安全,该花的钱还得花出去。

    线上调查这种方式,本来就受到样本数量、选项设置等因素的影响,现在问网友会不会补偿性消费,几乎就等同于问大家“想不想尽快回到之前的正常生活”,有几个人会说不?所以,对调查结果也不必太当真。进一步说,能补偿多少,或者说有多大可能将失去的消费补齐,都是未知数。

    当然,这对经济是个利好消息,尤其是对苦苦支撑的商家们而言,或许能够减少一些损失。不过,也有几个问题不得不提:首先,疫情不是一夜之间过去,也不是谁一声令下,大家就都心无旁骛地上街消费了。对很多人而言,只要不是买菜、理发等刚需,即使数据已显示疫情过去,恐怕短期内依然不敢去人员密集处消费,所以消费意愿有一个动态恢复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满血复活;其次,能不能撑到那时,对很多商家而言也是个挑战,尤其是餐饮、娱乐等行业,需要有关部门通过税费减免、贷款融资等手段进行帮扶,让他们避免倒在黎明之前;最后,国内疫情虽得到控制,但国外情况并不明朗,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恐怕得提早做好“出口转内销”的准备,而这种切换并非易事。

    因此,对这种答案毫无悬念的调查,不必过于当真,更不能坐等“补偿性消费”来复苏经济。相反,如何更好地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如何拉动和刺激消费潜能的释放,以及企业怎样提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则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