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接送孩子不该是学校操的心

(2019-03-28 09:12:01)
标签:

时评

杂谈

健康

    连日来,湖北武汉市光谷第十一小学开展了“爸爸接送周”活动,倡议孩子的父亲尽可能接送孩子上学,引发舆论关注。尽管大多数网友赞成学校的做法,但也有网友担心过于强调爸爸参与,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会造成伤害。(《北京青年报》327日)

    尽管是倡议而非强制,可考虑到老师和学校在孩子心中的特殊地位,加上必然存在的相互比较,势必给很多家长带来压力。而这个压力,本是不必要的,也是对家长权利的一种冒犯。

    谁送孩子上下学,不该是学校和老师操的心。每家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家长上班较远,有的公司打卡制度严格,有的孩子甚至因为父母离异、丧偶、外地打工等原因,实在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这时搞一个“爸爸接送周”,岂不是强人所难?又会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带来多少伤害?

    送吧,条件不允许,或者干脆还得天天请假;不送吧,又怕孩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伤害。虽说校方表示只是倡议,可现实地想一想,哪次学校的倡议,家长们不是都当做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对待?

    出发点没错,希望唤醒更多父亲参与孩子成长的意识,可必须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吗?的确,问卷调查显示,爸爸接送孩子的比例明显比妈妈低,可这又能说明什么?不如再搞个调查,看看“全职妈妈”的比例高,还是“全职爸爸”的比例高?在不接送孩子的爸爸中,有多少是懒得去,又有多少是实在没时间?谁不愿意夫妻二人一起去接送孩子,但以当下的现实来看,可能吗?就怕是学校的老师也做不到。

    说到底,这就不该是学校该插手的事儿。家庭教育当然重要,但这毕竟不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不用学校和老师不顾实际情况地瞎指挥。强行这样做的结果,正效果非常有限不说,还会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以“为你好”的名义给有些孩子带来伤害。

    本质上说,这也是一项“家长作业”,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不假,却没有看到界限在哪里,手伸得太长。家庭教育再重要,也要家长自愿、主动地去做好自己的角色,类似“爸爸接送周”这类作业还是少些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