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价”噱头何时砸到自己的脚?

(2018-12-12 08:25:54)
标签:

时评

杂谈

财经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广播广告中听到一则消息——云闪付APP推出“一毛钱都不容易 12.12银联替你付一半”的活动,然而当下载注册该APP后,消费者发现,实际结算时只能享有10元至88元不等的封顶优惠上限。专家表示,该广告涉嫌存在引人误解的内容,诱导用户进行下载并使用。(中国青年网1211日)

    作为年底最后一次大促,各商家都费尽心思想在“双十二”这一天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靠什么?只有实打实的让利才最吸引眼球。于是云闪付打出了“替你付一半”的旗号,然而结果也不让人意外——依旧是“说大话,使小钱”,活动还未开始就遭遇猛批。

    其实,听到这样的广告,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会打个问号,真要如此,银联还不得赔死?然而这并不重要,或者说,活动组织方就是要起到这样的效果——不相信?那就参加活动试一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影响力都实现了,用户数激增,即使有些消费者日后懒得用,也会有相当比例的人忘记卸载APP。这样一看,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众所周知,移动支付领域里的大佬是支付宝和微信,作为支付领域曾经的霸主,银联想要奋起反击本无可厚非,但诚意不能总藏在套路里,尤其不可逾越法律的界线。 如果这样做不必付出代价,那么首先站出来表达不满的就是移动运营商和瓜子二手车。众所周知,由于“流量不限量”涉嫌虚假宣传,多家移动运营商被工商部门罚过款,如今再也没有哪家运营商敢直接这么说了。要知道,人家起码还在宣传语下面用小字标明了“达量降速”,反观银联的这则广告,直接连小字都省了。还有瓜子二手车,就因为“成交量遥遥领先”的表述被认为缺乏事实依据,刚刚被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重罚1250万元。道理也是一样,说到的做不到,就属于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即使是打擦边球,也要付出代价。

    这方面,法律法规十分健全,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广告法》,都有明文规定,商家不得做出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因此,银联此举显然已经越界,即使没有消费者较真儿,有关部门也当及时介入,依据法规及时进行查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