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重点中学目前纷纷扎堆郊外,你争我赶,“跑马圈地”建新校区。据了解,太原五中将在龙城大街建设新校区,建成后太原五中高中部将全部搬迁至新校区。成成中学、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将迁址晋源新城。太原外国语学校在尖草坪区和平北路建新校区。山大附中、山大附小的新校区落户地点在长风东山片区。省实验中学新校区初步定在尖草坪区滨河东路柴村桥附近。实上,诸多名校有的是公布了选址方案,有的已开工,还有的目前只是个意向,所谓的新校区要真正投入使用还尚需时日。重点中学纷纷到市郊建新校区却是个不争的事实。目前许多新楼盘以名校入驻作为一个“卖点”大大肆炒作。(太原新闻网3月15日)
如果说以前可以靠买学区房上好学校的话,现在仍然可以,只不过如果您投资资过早,可能现在还需要再买一套。最感觉“伤不起”的,恐怕就是原本处于学区内的家庭,计划一下全打乱了。
要么靠地段,要么拼钱,要么凭成绩,这就是当下重点中学对家长们提出的挑战。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各种生活便利,为何重点中学纷纷选择扎堆郊外呢?最大的理由,可能就是有助于迅速扩大规模,远比挤在市中心得到的好处多。可很多家长并不这么看,你们说走就走,也许可以通过招收更多的借读生赚个盆满钵满,啥时候考虑过我们,今后送孩子上学岂不是更难了?高中就以住校为主?
比这些更要紧的,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重点中学越来越大吗?吸引家长趋之若鹜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表面上看,招生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缓解供需矛盾,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好学校的吸引力越大,越会强化家长把孩子挤进重点中学的冲动,到头来还是无力承载。就像北京的三甲医院,即使不断扩大规模,也还是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换句话说,我们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让好学校越来越大,而是让好学校越来越多。
根本上说,这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迫切需要改革的,是让重点学校的老师能够充分流动,从而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带动更多的普通学校。然而遗憾的是,重点中学“跑马圈地”的做法恰是在固化这种垄断,有违教育公平,尤其是损害了普通学生的利益。
优质教育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任何改革都应规划在前,并本着促进教育公平的目的去推进,而不能在基层部门和开发商的利诱下任其“开疆拓土”。毕竟,中学不是大学,学校的设置总要考虑小区配套和人口密度,总不能你们一拍即合,我们就只能被动接受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