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委员会如何做加法?

(2012-03-26 14:52:02)
标签:

杂谈

    3月23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山西省将在更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当中推广成功经验,把家长委员会普遍建立起来,省教育厅建议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新华网3月25日)

    家长委员会,就是由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目的在于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包括学校教育,更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校里,问题学生有相当高的比例出自问题家庭,而更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非学习型问题,尤其是在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方面,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委员会的出现,无疑寄托着教育部门的一些良好愿望——沟通两端,造福学生。

    这并非是独创性的措施,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数千万的家长委员,他们在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和保障学生权益方面都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除了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还应当考虑我们的国情,那就是家长委员会在当下的作用究竟能够发挥多少?会不会又把一本好经唱歪?

    可以想见的是,学校和老师对于家长的密切合作是欢迎的,但可能更大程度上是欢迎家长为学校服务,而不是参与管理和决策。很久以来,对于家长的职业身份,学校和老师们都饶有兴致,即使是普通工人,也能绑几个扫帚和墩布,想方设法将服务教育的概念偷换为服务学校和老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恐怕没几个家长敢给学校和老师甩脸子。有了家长委员会,情况就会改变吗?

    在推进一项新的措施前,如果定位不够准确,考虑不够全面,实施起来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家长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只能如何保证,在哪些方面提供建议,哪些方面具有否决权;其次,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如何产生,是否会成为那些权贵家长们的俱乐部?再次,当家长委员会与学校意见相左时,该听谁的?最后,如果少数家长代表与学校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他孩子的利益如何保证?

    凡此种种,绝非杞人忧天,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教育乱收费现象中,往往都少不了家长委员会的身影。当发生乱补课和一些不必要的教辅书定制、特长技能培训时,很多学校都会将责任转嫁到家长委员会身上——家长们非要这样,学校也没办法。拉大旗作虎皮,明明自己是主谋,却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如果家长委员会只能沦为学校牟利时的工具和借口,那还不如没有。

    可见,在力推这项政策之前,制定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尤为重要,唯此才能保证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是在为教育事业做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