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美美是破除慈善垄断的催化剂

(2011-06-29 14:37:20)
标签:

杂谈

          针对近来受到各界关注的“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伟表示,红十字会总会已以郭美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目前已经立案。(新华网6月28日)
       状告郭美美,可谓红十字会危机公关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试图已不留后路的决绝姿态与一切负面新闻划清界限,让炫富玩火的小丫头一个人来承担。于红十字会来说,这是及时而正确的选择,毕竟他们没有愚蠢到拿转播“谣言”的媒体和网民来开刀,而是直指祸乱的源头,想要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声誉。对于一家慈善机构而言,这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此时的网民似乎已经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也不再纠结于郭美美的身份和言行本身。点火之后,郭美美就将接力棒交到了广大网民手中,甚嚣尘上的舆论正在四处嗅探腐败的气息,以挖出黑幕为唯一指归。于是,从企业名称、股权关系,到副会长的手表和儿子,众多原本无关的信息均被纳入舆论的“法眼”,谁也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正因如此,想要迅速灭火,让舆论偃旗息鼓绝没有那么容易。事已至此,郭美美本身的身份真假就不再重要,其已经沦为一个慈善信息不透明的具象符号,一个承受捐赠人怒气怨气的垃圾桶。事情开始变得复杂,红十字会不得不为多年来的信息不透明来埋单,尽管看起来有些委屈。
       其实,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慈善机构,公信力本不应是个但问题,不然它多年来又是如何成功运作的呢?这还要从我们的国情说起,除了半公半私的少数几家慈善机构以外,民间慈善团体的生存是异常艰难的,被人为设置了诸多苛刻的门槛和条件,于是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性慈善。同其他行业一样,有了垄断,便排除了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就这样”你又能奈我何?
       公信力是慈善的前提,只有信息透明公开的慈善机构才应该生存下去。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危机,面对下一次可能遇到的天灾人祸,重建我国的慈善体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放开民间慈善,加强透明公开,让慈善机构自己在公众的挑剔下优胜劣汰,才能早日让我国的慈善事业走上健康轨道。
       正如温总理所说,要注意解决造成表面矛盾的一些深层次原因,惟愿郭美美事件能够成为打破慈善垄断的一针催化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