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四川将全面推广5首抗震救灾歌曲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四川人民对援建的感恩之情。按照四川省委统一部署,四川所有手机、座机、大灵通和小灵通用户的彩铃和炫铃音将陆续更换为指定的抗震救灾歌曲。(四川在线7月8日)
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影响和制约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打个比方,如果你经常迟到早退,或者假公济私被揭穿,那么领导当然可以通过扣工资或者干脆炒鱿鱼的方式对你进行惩戒。可是,如果你谈了一个女朋友,领导却认为她好吃懒做影响单位形象而加以干涉,你肯定就要骂娘了。
道理是一样的,公权是建立在私权基础上,并服务于后者,除非法律明文规定,否则公权不得以公共利益的名义牺牲私人利益,甚至剥夺其选择的权利。选择怎样的彩铃,就和选择平时看什么书,过年贴什么对联一样,属于公民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谁赋予了四川省委“统一部署”的强制权力?更加可笑的是,竟然还规定“未更换彩铃和未开通手机彩铃的用户,四川移动公司将主动予以开通并免费赠送抗震救灾歌曲作为默认彩铃”——如果我没有手机,是不是还要为了彩铃再免费赠送一个呢?
应该说,这种运动式的思维,这种对现代法治和文明的无知,在今天仍还深刻地影响着很多执政者,总是按捺不住对公民私权侵犯的冲动。这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最明显的当然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强拆民房,更多的是比较隐蔽的做法,如高考加分、公审大会、捐款摊派、安装绿坝等等。稍加梳理,这些行为都具备两大特征:一是强制性,个体失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只能被迫接受;二是都有一个崇高的名义和理由,例如“震慑犯罪分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以集体和道德的名义胁迫客体就范,否则你就是不爱国、没有善心、不顾大局、觉悟不高。
抗震救灾精神,有诸多方式可以弘扬;感恩之情,也不必通过天天听彩铃来加以强化。在汶川地震发生两年多后,相信仍有很多比听什么彩铃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与其大搞形象工程,不如做些更加有意义的工作,如严格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明细,严格保证重建校舍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等。
如此说来,依法行政,让公权对私权常怀敬畏之心,看来还需要强调一万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