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甲流不妨全民动员

(2009-11-02 22:48:10)
标签:

杂谈

    10月31日,省、市政府分别召开的防控甲流电视电话会议,称当前甲流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学校聚集性疫情频繁发生,各部门一定要把甲流防控的重视程度等同于当年对非典的防控。(太原晚报11月1日)“像防非典一样防甲流”堪称一剂最好的疫苗,急需全民接种。
    当几个月前美国人在甲流面前若无其事,而北京机场却忙着测量体温时,中国几乎被整个西方当成了笑柄。如今,在美国已有上千人因甲流死亡后,奥巴马才忙不迭地修正过于松散的防治政策,宣布全国进入甲流紧急状态。事实证明,他们那不是“沉着勇敢”,我们也不是“紧张过度”——中国这次又做对了。
    甲流不可怕,但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真可怕。从目前世卫组织和各国公布的数据来看,甲流的死亡率远远低于当年的非典,但感染人数和传播速度却并不容小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先期重视程度和跟进防控措施的差异,甲流的恐怖性也大有不同。例如,在加拿大今年春季爆发的甲流疫情中,有17%的重症病人死亡,而墨西哥的甲流重症死亡率是加拿大的两倍以上。截至目前,乌克兰已经宣布全国听课,韩国政府也准备下达“停课令”。
    同样,在甲流爆发初期,美国的防治策略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一样,重点放在监测,而中国则把防控甲流提到政治高度,动用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两者的结果自然不一样。显然,能做到这一点,同六年前我们经历的非典灾难密不可分,除了积累大量的防控经验和措施,更充分意识到:唯有在疫情爆发初期就高度重视,才能够避免失控的局面,战胜疫情需要全民抗击。美国的医疗条件不可谓不好,但其教训充分说明:如果先期重视不足,那么后期重视程度再高也是亡羊补牢。
    必须指出的是,重视,不应仅仅侧重于“有关部门”,也不应忽略尚未集中爆发的人群。之所以学校聚集性疫情频繁发生,除了人员集中外,相对严格的监测体系恐怕也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哪里能做到天天测体温呢?然而,那些其它集中人群怎么办,现实又有多少潜伏的甲流患者误以为只是普通流感呢?要知道,在流感病毒中,目前甲流病毒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以上。这些潜在的危险人群如果不能够得到足够重视,并采取隔离等措施,恐怕疫情真正大爆发时我们却发现“按住葫芦起了瓢”。
    目前,甲流病毒尚未出现变种,但当前的死亡率低,不代表今后的死亡率也低。何况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密集型人群较多,甲流疫苗短期内又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当前更应该提高警惕。从勤洗手、多通风做起,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全民抗击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