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州南浔乌程蒋氏“密韵楼”的传奇故事

(2016-12-08 12:43:45)
标签:

乌程蒋氏

蒋汝藻

密韵楼

藏书世家

分类: 蒋氏家谱研究

2016530日香港苏富比(Sotheby’s)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会上,南浔乌程蒋氏“密韵楼”旧藏的一套宋张文靖《书札四帖卷》以4220万港元成交价荣登全场最高成交拍品,远抛离拍前高估价400万港元 。其藏品来自蒋祖诒(蒋谷孙)的家族“密韵楼”珍藏。

 

http://s11/mw690/001y4I7tzy771zThPnQda&690
宋张文靖《书札四帖卷》可一窥宋人书札魅力。张文靖在宋宣和末年为监察御史,在《宋史》中有传。此卷集张文靖的四通书札,分别书与路允迪、梁仲谟、李仲仁与王严起。单从书信内容来看,反映到宋朝廷渡江之后文人、官员的生活境况。

 

蒋祖诒(1902-1974)字谷孙,号显堂,浙江南浔乌程人。早年从学王国维专研古籍。其父蒋汝藻(1877-1954)为浙江有影响的实业家,并为藏书世家,以密韵楼名世。二十世纪初,受卢芹斋之邀,蒋谷孙主持北京来远公司,经营、收购古玩字画。在他旅沪期间,以精鉴碑帖、版本、书画闻名,先后与张珩(张葱玉)、庞莱臣、叶恭绰、谭敬等人往来易物。吴湖帆经过蒋谷孙介绍,入手不少精品,其中就包括:明吴伟《铁笛图》卷、唐寅《骑驴归兴图》轴、陆师道《秋林观瀑图》轴。子承父业,谷孙所藏多是非凡之品。1949年全家去了香港,后来任台湾大学教授,1974年去世后,所藏书画古籍等珍贵文物颇多流散于世。

 南浔是江南古镇,人文底蕴深厚,此地的百姓一直有重商崇文的传统,很多人在经商致富后,投资文化教育和书画收藏,“密韵楼”主人蒋汝藻就是其中之一。南浔乌程密韵楼是清末民初湖州四大藏书楼之一,且以宋元善本为多。早期曾称“传书堂”,后由蒋汝藻时以一千五百银元收得宋代湖州词人周密的《草窗韵语》一册六卷孤本,为传书堂镇馆之宝,并取“密”字和“韵”字,额其藏书阁为“密韵楼”,此书斋名亦有私家珍藏之意。蒋汝藻曾出此书供同好玩赏,沈曾植呼之为“妖书”,叶昌炽则称之为“尤物”,说是“纸墨鲜明,刻画奇秀,出匣如奇花四照,一座尽惊……触手古香,令人著录为稀有奇珍也。”


乌程蒋氏先世最早由江苏常熟迁移到浙江湖州安吉,明代蒋佚由安吉迁居南浔之南乡,世居南浔镇西栅唐家兜,分居南栅莲界衖,系为乌程蒋氏始祖,世代务农。至汝藻的高祖蒋纯这一代开始靠经营丝业发迹致富,“以资雄乡里”。曾祖蒋炳,亦为国学生。蒋纯教诲子孙发愤读书,集商人与文人于一身,欲由“儒”入仕。祖维基,字子垕,号厚轩,别号蛰安居士,国学生,候选布政司经历,其藏书处曰俪赢馆、茹古精舍、汇英堂、集古斋。叔祖维培,字寄嶔,号季卿,附贡生,候选训导。父锡绅少时颇如神童,光绪五年已卯(1879)中举,入为内阁中书舍人。从维基、维培到锡绅父子,都倾心广搜名刻古书,藏书已达数万卷,且多珍本。

 

蒋氏藏书延历数世,至蒋汝藻而复盛。蒋汝藻(1876-1954),字孟蘋,号乐庵,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后任学部总务司郎中,参加过辛亥革命。其母是南浔富商刘镛的大女儿,父亲蒋锡绅与张謇、汤寿潜是挚友,故汤寿潜、刘锦藻任浙江铁路公司正、副总经理时,蒋汝藻为董事。杭州光复后,汤寿潜出任浙江省都督时,蒋汝藻任盐政局长。他曾在北京开设经营古董和字画的来远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倒闭。后来汝藻随父迁居上海,从事房地产、纱厂,是浙江兴业银行大股东之一,还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早期大股东。不过蒋汝藻最引以为豪的还是他的藏书事业。蒋氏祖上在道光、咸丰年间就是江浙一带小有名气的藏书家,太平军进入南浔,蒋家的藏书毁于一旦。到了蒋汝藻这一代,经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积累的资本使其有足够的财力搜集流失的古藉善本,尤其是以1500两银元高价收得袁克文收藏的南宋周密《草窗韵语》孤本,遂将自家的藏书楼更名为“密韵楼”。

 

1925年前后,由于在沪经营的企业遭遇挫折,财力殆尽,蒋汝藻也没有逃过他和同时代的其它藏书家一样的厄运。他不得不将大批的宋元精椠典押给浙江兴业银行。1926年,蒋氏以16万两银子把密韵楼的藏书卖给商务印书馆。时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在给商务董事会的报告中写到:蒋君费十余年之力,诚属不易……鄙意久思再出“四部丛刊”续编,留心征求,已有数年,无如好书极不易得。如能将蒋氏收入,则“四部丛刊”续编基础已立,再向外补凑若干,便可印行。从张元济先生对密韵楼藏书的评价,可见蒋氏藏书的价值所在。后来,商务印书馆刻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采用的宋刻元明递修本南北七史,其中的残缺卷页就是据密韵楼藏本补齐的。密韵楼之珍本古籍也成为了商务印书馆之“涵芬楼”的馆藏图书重头戏。

 

http://s13/mw690/001y4I7tzy771zWgwjiac&690
 

一、二八淞沪抗战,商务涵芬楼遭到轰炸。幸亏馆方有所准备,及时将密韵楼藏书转移到它处,使这些珍贵的藏书免遭兵燹。解放初,商务印书馆将涵芬楼藏书售于文化部,其中大部分是密韵楼的旧藏,现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前些年,中华书局刊印《永乐大典》,其中就采用了蒋氏的藏本。

 

蒋汝藻和当时的名流学者有着甚深的交往,如傅增湘、张元济、罗振玉、沈曾植、缪荃孙等,特别是大学者王国维自1921年至1923年为蒋氏编撰的《密韵楼藏书志》20卷(未刊)更是极富学术价值,令世人嘱目。王国维在编撰之余还馆教蒋氏的后人,蒋的长子蒋谷孙受业于王氏。王国维花四年多心血为蒋汝藻编撰密韵楼书目,蒋氏深受感动,虽然他也付给王国维一定的报酬,但是他觉得这一点报酬算不了什么,为了感激王国维,蒋汝藻出资为王国维刊印集王国维学术成果的《观堂集林》,世人才有幸看到这位国学大师的手泽遗墨。1974年,蒋谷孙为了发扬先祖的遗志,在台湾影印了王国维的《密韵楼藏书志》,并改名为《传书堂藏书志》。

 

http://s12/mw690/001y4I7tzy771zZm5Dl1b&690
 

在蒋汝藻50岁寿时,王国维曾经为他写《乐庵居士五十寿序》,高度评价他们之间的友情:“余与乐庵居士生同岁,同籍浙西,宣统之初,又同官学部,顾未尝相知也。辛亥后,余居日本,始闻人言,今日江左藏书有三大家,则刘翰怡京卿,张石铭观察与居士也。丙辰之春,余归海上,始识居士。居士亢爽有肝胆,重友朋,其嗜书盖性也。余有意乎其为人,遂与定交。由是得尽览其书。居士获一善本,未尝不以诏余……”。共同的追求和爱好,这才是他们交往的基础。

http://s11/mw690/001y4I7tzy771A1MQAi6a&690

据王国维《密韵楼藏书志》中记载,仅善本就有:2666部,其中宋本563册、元本2097册、明本6753册、珍贵抄本3808册、《永乐大典》20册。另有3808本名贵的清本。

 

蒋汝藻和南浔另一位大藏书家刘承干是姑表兄弟,且有着同样的爱好,即刻书。蒋汝藻每刻一部书,必先选好版本,并请名家校雠,用纸用墨十分精良。即如影印本,也必将校出的错误附说明于书后,《密韵楼丛书》计刻有7种:

1 《曹子建文集》10卷,(魏)曹子建著,据宋本影刊。

2 《吴郡图经续记》3卷,(宋)朱长文著,据宋本影刊。

3 《草窗韵语》6卷,(宋)周密著,据宋本影刊。

4 《歌诗编》4卷,(唐)李贺著,据宋本影刊。

5 《雪岩吟草甲卷忘机集》1卷,(宋)宋伯仁著,据宋本影刊。

6 《青山集》30卷,(宋)郭祥玉著,据宋本影刊。

7 《赛窦联珠集》1卷,(唐)窦常等著,据宋本影刊。

 

蒋氏本还要刻许多种书,终因资金掣肘,未能实现其心愿。作为学者,蒋汝藻不但藏书,自已还著书,计著有《说文解字校勘记》15卷、《求是斋杂著》3卷,未完成的有《唐藩镇考》、《水经注碑目考》等。著书之余,蒋汝藻还喜抄书,王国维曾说他的抄书“首尾百余万言,无一笔苟简,绵历二年,卒溃于成”。

 

http://s5/mw690/001y4I7tzy771A5DSle54&690


http://s4/mw690/001y4I7tzy771A3OJ1N03&690
乌程蒋汝藻密韵楼《草窗韵语》影印宋末刊蓝印本

 

谷孙之子蒋孝瑀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治西洋史,早年曾著有《明史艺文志史部补》。晚年移居美国,其所藏钱谦益稿本《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孟苹先生影抄宋本《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残本等旧籍二箱百余种,已于2003年捐赠给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图书馆。蒋汝藻手抄残宋本《公羊疏》,与嘉业堂藏书一起散出,可谓清芬世守不坠。

 

                     2016年丙申冬月

                     蒋国平写于上海

 

【参考资料】

1.《传书堂藏书志》 2014 上海古籍出版社

2.《清代朱卷集成》顾廷龙,台北成文出版社, 302卷, 19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