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清宫 – 翰林院(之二):翰林院遗址

分类: 被遗忘的清宫-翰林院 |
被遗忘的清宫 – 翰林院(之二)
翰林院遗址
翰林院遗址在北京东长安街路南今天的公安部内。此处原为明代鸿胪寺旧址,明正统七年(1442年)在此建翰林院。清初将翰林院并入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康熙年间又在明翰林院旧址重建,并定为正三品衙门。翰林院自雍正以后,成为重要国家储才机关。雍正皇帝曾这样说过:“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职,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清翰院有登瀛门内堂五楹,堂西为读讲厅,东为编检厅。左廊围门内为状元厅(乾隆三十八年后改为功臣馆);右廊围门内有二祠,朝南为昌黎祠,朝北为土谷祠。堂之后为穿堂,左为待诏厅,右为典簿厅。再后为后堂,该堂朝南,中有宝座,特为皇帝临寺而设。后堂东西屋为藏书库。院内偏东有一井亭,据说为明代学士刘定之所浚,故名为刘井。西有一柯亭,为明代学士柯潜所建。自刘井而东为清秘堂(旧为东斋房,乾隆九年重修复地赐额“集贤清秘”,故易名),堂前是瀛洲亭,亭下方有凤凰池。池南有宝善堂,堂后为陈乐轩。自柯亭而西为先师祠,祠为南西斋房,又南为原心亭”。
附:翰林院位置图二张
http://s9/middle/549e285fha312b772b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