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东晋宰相王导曾劝谏初创政权的晋元帝司马睿打消在皇宫外兴建象征皇权的双阙的念头,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喻元帝:“此天阙也,岂烦改作!”,故得名“天阙山”。
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
之美誉。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乃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所。自古就是一座佛教名山,从南朝到唐有寺庙30多座。南朝梁代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最集中之地就是牛首山,“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嵋并为圣道场地”,是唐代最负盛名的三大道场之一。
位于牛首山的佛顶宫,长220米,宽160米,总体高度89.3米,单体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穹顶直径超200米。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外空间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为外供养和内供养。内部空间共分为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系利用原有废矿坑而建),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其布置考究、规模宏大,可以说在世界上佛教建筑中也是少见的,在最底层、最为神圣的宫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顶骨舍利。
佛顶宫地上部分即大穹顶长度为120米,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小穹顶整体犹如佛祖发髻,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小穹顶基座为莲花宝座造型,整个莲花宝座共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组成,与小穹顶摩尼宝珠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整体造型是以巨型莲花托起佛顶发髻的摩尼穹顶,直径超过200米,非常辉煌壮观。
本博在佛顶宫建设期间,曾经因公去过施工现场,当时只是感觉像在挖防空洞,并没看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当前不久又去时,却发现佛顶宫内外建筑、装饰及构造与当初建造时简直是天壤之别,其炫丽、壮观、震撼、豪华程度简直无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下面就用手机拍摄的图片与大家共享。(连续5天推出,敬请指导
)
(大穹顶的背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