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自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下部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由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和迭起的飞檐等组成,高27米。由台阶踏步上至基座的平台可进入一层大厅,大厅四面有门,周为平台,顶有方格彩绘藻井,二层四面有木格窗门与外廊相通。
说起来,这座钟楼与南京还有着相当的渊源。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太子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后,呈献了陕西地图给父皇朱元璋,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的地理优势,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提议迁都西安。但不久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迈,这位晚年丧子的老人心力憔悴,迁都之事不了了之,但西安钟楼已按照皇家建筑级别建成。
本博这次来西安,下榻在位于钟楼西南角的钟楼饭店,推开窗户就能欣赏到钟楼的日夜风景,当然,感觉到,还是晚上观看更为悦目。
开窗就看风景

位于钟楼饭店对角的是西安邮政大楼(钟楼邮电广场),曾经是西安十大建筑之一。里面二楼是个手机大卖场,一楼主要是卖各种邮政纪念品、明信片,邮票公司也在里面,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所以也没有多看。问了营业员,说是这里没有风景日戳盖,倒是在卖明信片柜台的一角,发现了有几个橡皮图章供人们自行加盖。于是,拿出写好的邮资片和从钟楼饭店讨要的几个公函封,随便盖上图章。值得要说明的是,邮局营业员的态度非常好,我请求盖日戳时,没有任何推诿,接过去就盖,而且盖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在此,向这位大姐表示衷心地感谢!
(文中图片均为本博手机所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