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徐闻县县境西南部的角尾乡,地处东经109°57′,北纬20°16′,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南临琼州海峡,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直扼大陆通往海南和东南亚之咽喉;东滨南海,西濒北部湾,北与雷州市接壤。自古以来为商旅和兵家驻防之要地,故苏东坡曰:“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被称之为神州之“角”,大陆之“尾”,它与海南天涯海角和台湾鹅銮鼻并称为大陆及两岛的“南三端”。
此地形状酷似伸向大海的一支牛角和—角尾因此得名。明、清时期,此地隶属仁政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角尾乡;建国后,1949年末属迈西乡,1950年5月起属徐以第三区,称为第七行政村,1953年改为角尾乡,1957年撤区并乡仍设角尾乡,1958年3月并入迈陈乡,1961年4月从迈陈公社析出成立角尾人民公社,1965年并入迈陈公社,1979年恢复角尾公社,1983年改为角尾区,1987年又复称角尾乡。这里为滨海地区,三面临海,地势低平,此地有36条自然村,3.2万人口,四季无冬,万物葱茏。角尾的前世今生,弥漫椰风蕉雨。
(▲
注:此图片引自网络)
此地,海为双海:蓝湛湛的南海水与灰蓝蓝的北部湾,交汇相拥在角尾的臂湾,形成壮美多情的双海奇观。浪是奇浪:时见若隐若现的尖沙洲,那是南海与北部湾的分水线。分水线会因潮汐风向而变得逶迤多姿。尤其涨潮时分,双海潮水,从不同方向同时发力,相互激荡拍打,打出一条长长的“十字浪”,令人叹为观止。礁是珊瑚礁:角尾拥有中国唯一的成片面积最大、种类最密集的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3.785平方公里,绵延37公里,礁区已查明的珊瑚物种多达3目19科82种,享有“粤北丹霞山,粤西珊瑚礁”、“万岁娘”(因珊瑚礁寿龄超过一万年)、“中国最美的海岸”等美誉。
角尾虽属弹丸之地,但人文史迹却是悠久密集。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8年)农历四月,苏东坡流放海南,便是由惠州经雷州过徐闻,在角尾渔村逗留后,由此乘船登岛的。为此,这个渔村被称为“放坡村”;据《中国航标志》记载,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助航设备与地理标志,清政府把建在角尾的灯塔,命名为“关滘尾灯塔”;1950年3月5日19时,799名解放军勇士,分乘徐闻80名船工驾驶的13条木帆船,从灯楼角启航,飞渡琼州海峡,打响了解放海南第一枪。
感谢黄满通老师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极地,寄来“广东徐闻·角尾”邮政日戳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