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商后期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自1928年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博于2010年10月有幸去了趟河南的安阳,并参观了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文明的博大深邃。饶有兴趣的是在馆内甲骨文碑林展区,看到了一幅以甲骨文写下的“虎”字,下方并排着篆体、魏体和楷体三种“虎”字的写法。
本博手机所摄
中国邮政于2016年7月13日发行《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全套面值3.50元。邮票以3枚连印形式分别表现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
其实,这套票不是“殷墟”第一次出现在我国邮票上,1964年8月发行的特63《殷代铜器》邮票一套8枚,第8图为“司母戊鼎”;1996年9月发行的1996-23《中国古代档案珍藏》邮票一套4枚,其中笫一枚为“甲骨档案
商代龟甲” 。
在《殷墟》邮票发行之际,袁运平和郭金山老师寄来自然首日封;王红专、刘满祥和张萌老师从原地寄来盖有“殷墟”邮政日戳片;濠梁居士、孙钦和孙德华老师则寄来当地的纪念戳片。在此,向以上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