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属此)和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2011年6月24日下午,正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意味着它成为了中国第41个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和第29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在“西湖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杭州好友马成骁老师寄来了自制的《西湖申遗成功五周年》纪念封,封上盖有杭州“保俶路”邮局的邮资机戳和“西湖少年邮局”专门刻制的纪念戳,并盖有“白苏二公祠”和“苏东坡纪念馆”2枚风景日戳,封的左侧印有“唐杭州刺史白居易”和“宋杭州通判苏东坡”两位为杭州作出突出贡献的先人画像。在此,向马老师深表谢意!
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当时诗人已年过半百。白居易给杭州留下了一湖清水、一道白堤和上百首诗歌。他的那首《钱塘湖春行》倾吐了他对西湖白堤春色的满怀欣喜。
而苏东坡两度到杭州为官,为这座江南名都留下了更深的记忆。苏东坡在杭州期间救灾赈民、疏通六井,开凿运河、整治西湖,它还在杭州修建了历史上第一个公立医院和第一个城市供水系统。他不仅给杭州西湖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道美景——苏堤春晓,而且亲赋诗篇,为西湖的山水赋予了潇洒飘逸的灵性,流传下歌颂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
在杭州水利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有很大的功劳,特别是对西湖疏浚贡献很大。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功绩,嘉庆三年(1798年),经大学士阮公的提议,在孤山南麓建造了“白苏二公祠”。
加载中,请稍候......